">
新進村人居環境整治后全村村容村貌。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柯梁才)近日,走進大冶市羅家橋街道新進村畈口周灣廣場,只見房前屋后花草掩映,農家小院亮麗整潔,瀝青路面寬闊平坦,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以前,這里路面坑洼,環境衛生較差。通過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整個灣子的面貌可以說是煥然一新?!闭f起灣子近些年可喜的變化,村民周本珠贊不絕口。
堅持黨建引領,從“一時美”到“一直美”
近年來,大冶市羅家橋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基層黨組織為保障,以提升環境質量為核心,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按照“掃干凈、碼整齊、清通暢、保常態”總要求,緊緊圍繞“黨建+人居環境整治”的總體思路,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在落實上,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負責人具體負責,各蹲點領導、包村干部層層包聯,構建“街道、村、戶”三級網格管理架構,制定條塊結合、分片包干方案,將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按照區位劃分為6大片區,每個片區由1-2名黨員干部擔任組長、副組長。
此外,制定《羅家橋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考核細則》,搭建起由39個網格組成的網格化治理模塊,明確工作目標,并建立定期會議研判制度,制定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方案,聚焦街道、村道、鄉道等重點部位,總結歸納10余類突出問題,并研究討論具體的解決方案、整改時限。
在上述基礎上,通過設置黨員示范崗、成立黨員突擊隊等形式,形成“干部帶頭、黨員示范、村民參與”三級聯動,嚴格做到“排查一處、拆除一處、整治一處、美化一處”,持續刷新鄉村人居環境“高顏值”。
堅持黨群聯動,從“一片美”到“處處美”
“美好環境,人人向往;幸福生活,人人追求。”羅家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建認為,“共同締造”必須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為此,街道大力開展“黨支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農戶”活動,組建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群眾互助隊,建立微網格、實現微心愿、推進微服務,開展微講堂,結合每月的支部主題黨日、“首單宣講”“三會一課”等活動,通過進村入戶走訪、微信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動員,廣泛開展人居環境提升整治宣講宣傳,主動擔當作為,引導組織群眾干,變“被動干”為“我來干”。
按照“分路段、分區域、分巷道、分河渠”責任制,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組織黨員、群眾、志愿者對責任區人居環境衛生進行集中的“大清掃、大整治”。建立衛生保潔和門前“三包”“紅黑榜”督導等制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拉練活動7次。通過以點帶面、提質增效,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和美宜居鄉村。
2024年以來,開展宣傳動員會37場(次),懸掛宣傳橫幅和標語435條,組織黨員群眾開展主題黨日活動37次,覆蓋黨員群眾8000余人(次),在全街道范圍內掀起了全民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潮。
堅持產城融合,從“生態美”到“產業興”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羅家橋街道作為大冶湖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腹地,“羅家橋不僅要‘生態美’,更要‘產業興’。”
為此,羅家橋街道黨工委制定了“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發展愿景,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將城鎮規劃建設與園區建設相結合,加快建成城西北產城融合示范區等4個園區級產業服務中心和中堰村、新進村等9個生活生產鄰里中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鎮和產業“雙集中”互促進、共發展,實現產、城、人融合發展,吸引更多企業落戶扎根。
2022年以來,街道先后幫助60家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用水、用電等問題200余件;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服務中心,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推動村(社區)基層便民服務站規范化建設,建立企業“政務小站”,進一步便捷企業員工辦事。
一業興,帶百業旺。產城融合的環境得靠大家去改變。2024年,羅家橋街道發動村民積極投工投勞7700人(次),持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工作,讓生態“含綠量”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含金量”。截至當前,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63噸,改建、清理溝渠52.11公里,清除村莊亂搭亂建140處。
同時,該街道充分挖掘各村獨具特色的綠色產業和紅色文化資源,著力打造村黨組織“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葡萄、油茶等特色產業,全力以赴創建“產城融合示范區、宜居宜業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