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佳玫 楊晗)“警察同志,你們快點過來,這里有人可能遭遇電信詐騙了,現在人在銀行準備轉賬!”8月13日14時許,通城縣公安局雋水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一銀行工作人員報警,民警立即趕往銀行進行勸阻。
“我相信是真的!我就是那個被選中的幸運兒!”8月初,胡女士因資金周轉困難,便在網上搜索貸款渠道,在一款名叫“中扶在線”的APP內申請貧困幫扶。
這款APP宣稱:“只要加入鄉村扶貧計劃,就可以免費領取國家反饋的扶貧資金300萬元?!?br>
面對天降巨額“扶貧款”,胡女士心動了,立即添加了客服做進一步的了解。
“名額有限,這種機會全國就你一個,要遵循國家保密法,不要讓別人知道,免得搶了您名額!”
“您是來遞交名額申請資料的嗎?是您本人嗎?請提供你的電話號碼、身份證正反面?!?/p>
就這樣,一位自稱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審核專員”的工作人員為胡女士辦理了業務。胡女士按照其指導將身份證正反面和電話等個人資料發送過去辦理審批流程。
“前期的審批流程都已經走完了,但是領取福利前您需要先繳納激活費及個人所得稅3萬余元。”8月13日,信以為真的胡女士來到銀行轉賬。
當銀行工作人員詢問其轉款的用途以及接收人的相關信息,胡女士的回答都是含糊不清,工作人員敏銳地察覺到胡女士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便立即報了警。
民警到場后,耐心地向其講解此類詐騙案例,但此時的胡女士已完全被對方精心編造的謊言蒙蔽了。面對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的勸說,她執意認為這是真的,仍要轉賬匯款。隨后,民警立即聯系其家人聯合對其進行勸阻。
經過近6小時的不間斷勸說,胡女士終于幡然醒悟,遂即意識到被騙,主動刪除了與“審核專員”的聯系方式,并卸載了APP。至此,胡女士的3萬余元血汗錢被成功保住了。
通城警方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國家各類政策補貼領取都是不需要額外繳費的,如遇先交費后領取補貼的“扶貧項目”,都是詐騙或者傳銷平臺,請勿上當。要提高防范意識,與扶貧資金有關事項政策的落實和發布必須以官方信息為主。
此外,扶貧資金辦理請走正規途徑,個人信息一定要保護好,接到不明電話要及時跟扶貧相關工作人員聯系確認,別為圖一時省事而上當受騙。一定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如不幸被騙應及時撥打110報警,并保留好相關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