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夏鵬飛)“現在一張證就搞定了,很方便,再也不用跑好幾個部門了。”近日,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戈,在拿到大冶市羅家橋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綜合許可證之后,頗為感慨地說道。
乍看之下,張戈手上的這張證,與常規的許可證并無二樣。施工單位、項目名稱、建設地址、許可事項等內容羅列其中,別樣之處是證件左下角有個小程序碼。
“小程序碼里面集成了道路開挖涉及的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的審批手續,通過掃描、調取,項目從申請、聯合踏勘到聯合審批、聯合接入的全周期流程一目了然。”大冶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審批科負責人介紹,項目業主不需要多頭跑路、分項申請審批,審批單位多方聯合、上門服務,推出“一路一證”綜合許可,為項目建設節省大量時間和成本。
有別于以往的挖掘許可申請、園林綠化移植、道路開挖施工圍擋等單項分部門審批模式。“一路一證”,是指一條路上的道路、管線同步規劃、建設,聯合各職能部門并聯審批。在此基礎上,大冶市依托創新開發的水電氣網線上綜合辦理平臺——“便冶辦”,將項目全周期流程進行集成,并以小程序碼的形式“亮”出來。
今年以來,大冶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深度參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一路一證”綜合許可先行區改革試點創建工作牽頭單位,積極與市營商辦、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部門密切合作,通過精簡審批事項,合并申請材料,優化審批流程,將城市道路建設涉及施工許可、挖掘許可、綠化樹木移植等涉及許可事項統一納入交通市政工程綜合許可。
目前,綜合許可所需材料由原來的13項壓縮為5項,審批時限由原來的6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
據了解,7月12日,大冶市“一路一證”綜合許可先行區試點改革創建工作順利納入了省住建廳的先行區創建改革清單。這也標志著,大冶市“一路一證”綜合許可改革由方案轉入實質推動期,多部門統籌協調破解“道路反復開挖”難題有了“大冶做法”。
“接下來,我們將在前期項目試點的基礎上,全域推廣‘一路一證’綜合許可。”大冶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負責人表示,在推廣應用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行政審批部門與監督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數據共享,優化創新舉措,系統破解“拉鏈路”頑疾,提升項目建設效率,讓高效城市建設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