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金康 通訊員 費曉慶)8月23日上午,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召開“三個專項”工作新聞發布會,并通報了該院“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助力流域綜合治理”三個專項行動有關工作情況。會上,鄂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沈崢,就“助力流域綜合治理”專項工作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鄂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沈崢作介紹。通訊員 供圖
沈崢介紹,2024年1至7月,鄂城區檢察院共辦理流域綜合治理相關案件484件。其中,刑事案件332件、民事案件53件、公益訴訟案件53件。
鄂城區人民檢察院助力守牢水、水環境、糧食、生態環境四大安全底線,立辦水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件;立辦破壞水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4件;圍繞“非糧化”“非農化”問題立辦公益訴訟案件3件;辦理非法捕撈水產品立案監督案件8件。
強化以案促治。鄂城區人民檢察院服務保障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聯合知識產權局對嚴重違法市場主體列入失信名單,推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全鏈條懲治,提升網絡安全水平。
聚焦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在涉流域辦案中公開聽證47件次。加強對農民工等特定群體權益的平等保護和特殊扶助,起訴懲治惡意欠薪犯罪案件4人。
其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該院研發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未正常運行數字模型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推廣運行。
與此同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強化機制創新,積極運用“檢察+”制度框架,積極探索“河湖長(林長)+檢察長”、“檢察+人大”、“檢察+工會”工作路徑和機制建設,常態化開展巡江、巡河、巡湖、巡林等監督活動。
深入探索數字檢察技術在“四大檢察”業務中的全方位應用,共建立流域治理類法律監督模型6個。積極拓寬數據來源,通過模型匯集檢察系統內外部共享數據和公共數據3.5萬余條,篩查有價值數據320余條,立辦案件155件。
此外,鄂城區人民檢察院還強化協作聯動,落實內部線索移送機制,強化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湖泊等行政部門的交流合作,開展涉流域案件行刑反向銜接及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小專項。
牢固樹立流域保護“一盤棋”理念,推進流域系統治理,就長港河、三山湖、花馬湖保護分別與梁子湖區檢察院、大冶市檢察院、黃石港區檢察院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解“九龍治水”各自為政之困。
沈崢表示,通過案件辦理、機制建設豐富流域綜合治理檢察實踐內容,實現相關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鄂城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