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吉濤(右一)在向湖北省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介紹水文儀器設備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余澤)從七年如一日堅守山區測站的水文“哨兵”到全國水利行業首席技師,從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總成績第三名的季軍選手到全國大賽總成績第二名的亞軍教練,從水文勘測的“行家里手”再到行政管理的“一把手”,湖北省水文水資源應急監測中心(以下簡稱“省水文應急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吉濤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從偏遠的水文站起步,憑著扎實過硬的技術本領和奮勇爭先的職業精神,不斷拔高人生上限,成為行業標桿,這些成就背后,是辛勤耕耘,是厚積薄發,是無私奉獻,更是心懷“國之大者”,勇攀水文高峰。
厚積薄發 大賽獲獎名遠揚
從參加水文工作起,李吉濤就把提高水文勘測技能、扎實干好水文工作當作首要目標。扎根山區基層水文站7年,他翻爛了水文專業書籍,熟練掌握了業務規范,反復操練勘測技術,大膽開展技術革新,提高水文測驗效率。利用業余時間,李吉濤還自學考取了水文專業專科和本科文憑。
從青澀稚嫩到成熟老練,李吉濤的勘測技能水平已經走在了全省水文系統前列。與他同場競技過的胡惠雙回憶說,“水準測量一般一次只能看一條線,看三次才能得出數值,而李吉濤只看一次就能得出全部數值,可見他的速度有多快。”2012年,李吉濤代表湖北水文參加第五屆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取得了總分第三,理論第一的優異成績,榮獲大賽一等獎,而這也是當時湖北水文歷史上的最佳戰績,李吉濤一戰成名。
全國大賽獲獎,增強了李吉濤干好水文工作的信心,同時也讓他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尤其是比賽中同行所展現出的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讓李吉濤大開眼界。“必須把大賽經驗帶回去,做好傳幫帶,讓更多人通過技能競賽成長成才,推動水文測驗整體水平提升”,李吉濤這樣說,也一直在這樣做。
身先士卒 首席技師“傳幫帶”
2016年,李吉濤被水利部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水文勘測工首席技師,并由他領銜成立了水文勘測工首席技師工作室。
2017年,首席技師李吉濤當仁不讓,承擔起第六屆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湖北代表隊選手的選拔、培訓工作,正式從選手走上教練的崗位。在以李吉濤為代表的教練團隊悉心指導下,3名選手分別取得全國6、9、23名的好成績,團體綜合成績居全國前列。而這次大賽也讓李吉濤意識到水文技術不斷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儲備國賽選手,加強對先進前沿技術的學習,加強對外經驗交流。
2022年6月,湖北省水文水資源中心提前一年選拔儲備8名國賽選手開展集訓,全力備戰第七屆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為此,作為外業科目教練,李吉濤制訂了嚴格的訓練計劃。“這次全國大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對選手的技能要求更高,也促使我們在訓練中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實操能力”,李吉濤說。
備賽期間,備賽選手在咸寧和孝感兩個訓練基地集訓。為了兼顧單位管理工作,李吉濤每個周末都會在訓練前趕到集訓基地,對他們進行技能指導。為了規范地展現每一個項目的操作流程,李吉濤會利用隊員進行內業學習的間隙,冒著酷暑獨自在室外演示接下來要訓練的科目,等自己做好了再去指導隊員,直到每一名隊員對規范的操作流程形成肌肉記憶。正是在這樣幾近嚴苛的訓練下,湖北水文代表隊選手陳攀在這屆大賽上取得了理論、內業兩個單項第一名,個人總成績全國第二名,一舉超越李吉濤,創造我省新的歷史最佳成績。
“陳攀的優異成績是對我們訓練成果的最好證明,但其實還有提升空間,我們還可以在國賽選手儲備、訓練方案優化、心理素質訓練、團隊協作交流等方面下功夫,共同提升水文勘測技能水平”,李吉濤堅定地表示。
行穩致遠 務實清廉樹新風
2021年初,李吉濤擔任省水文應急中心副主任,正式從水文技術崗轉向管理崗,后來牽頭主持工作,2024年3月,李吉濤正式被任命省水文應急中心黨委書記,并聘為主任。“這一轉變給我的工作帶來不少變化和挑戰,我不僅需要思考單位的長遠發展,保障職工權益,加強內部團結,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更要率先垂范,心懷敬畏,把這個隊伍帶好。”
李吉濤始終堅持廉潔自律,以身作則。近年來,省水文應急中心承接的項目越來越多,對外委托或采購項目也逐年增加、金額較大,他嚴格堅持“三重一大”制度,從不插手、干預項目具體事務,確保每項招投標、供應商選擇都依法依規進行。曾經也有一些人情的試探,李吉濤態度堅決,直言“一切按規矩來”。出差在外,他更是低調簡樸,不喜歡給人添麻煩,不追求高標準享受。備賽期間,李吉濤每周六早上五六點就只身趕往武昌火車站,搭上去往咸寧、孝感的火車,只為能盡早趕到集訓基地為參賽選手培訓,周日晚上再風塵仆仆回家,路途遙遠辛勞卻沒有怨言。
面對棘手難題,李吉濤認真傾聽干部職工意見,用心解決大家急難愁盼的問題;他堅持目標導向,制定目標清單,壓緊壓實責任;他公正公開,依法依章辦事,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他用“黨建紅”引領“水文藍”,帶領省水文應急中心首次榮獲“武漢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奮楫爭先 業務精兵攀高峰
管理工作占據了李吉濤大部分時間精力,但轉型不轉行,李吉濤從未對本職工作有所懈怠,李吉濤首席技師工作室從未因為個人工作繁忙而擱置,依舊致力于水文技術攻關和水文技術人才儲備。過去一年,李吉濤帶領單位的青年職工承接完成京山市試點水庫地形測量及庫容復核項目等三個測繪項目,實現地形測繪項目“零突破”,進一步拓寬水文技術服務領域;開展水文應急監測一體機應用研究,取得了一項發明專利、兩項外觀設計專利和三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體機銷售到湖南、江蘇、重慶等地,應用價值和市場認可度得到充分肯定,科技創新成果得以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
同時,李吉濤還特別重視“產學研”深度融合,在他的努力下,省水文應急中心成為長江大保護職業教育集團、長江經濟帶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的理事單位。
在省水文應急中心紀委書記張天宜的眼里,李吉濤是“不像領導”的領導,沒有官架子,而且對單位的發展很有遠見和切實可行的謀劃。據了解,由李吉濤首創的“中層干部論壇”得到省水文應急中心一致響應,他鼓勵干部職工圍繞業務積極思考、拓展思路,為中心未來謀發展,并將論壇成果裝訂成冊,而這些正是未來省水文應急中心健康發展的錦囊妙計。
李吉濤說,“榮譽、成績都只代表過去,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當前,做好現在,而基層一線正是施展才干的最佳舞臺”。他勉勵青年職工,要珍惜在基層水文站磨礪成長的時光,培養耐心細心專心的品質;要深入了解流域特性、測站運行與水流規律,掌握扎實的水文技能,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要培養前瞻的行業視野,關注水文前沿動態,做永遠心懷“國之大者”的水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