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8月30日,隨著美軍最后一架運輸機從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起飛,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以美軍的倉皇撤離而告終。
據統計,美軍入侵阿富汗20年間,奪去了包括3萬多名平民在內的17.4萬阿富汗人的生命,近三分之一的阿富汗人淪為難民,超過一半阿富汗人面臨極端饑餓,造成了罕見的人道主義災難。
聯合國難民署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報告的阿富汗難民人數為640萬,是世界上曠日持久的難民危機中規模最大的之一。
時至今日,阿富汗面臨的問題依然嚴峻,和平重建挑戰重重,經濟復蘇陷入困境。而美國作為始作俑者,卻仍在不斷使用制裁等手段,繼續在阿富汗扮演著破壞者和攪局者的角色。
美西方國家對阿富汗的非法單邊制裁有悖于人道主義
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3年后的今天,阿富汗國內政治態勢緩和,在阿富汗塔利班接管喀布爾并建立阿富汗臨時政府后,阿富汗局勢逐漸穩定。但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制裁的影響,阿富汗面臨的經濟挑戰仍十分嚴峻。
自撤軍后,美國一直對阿富汗實施制裁,凍結了阿中央銀行數十億美元海外資產,直接導致阿富汗外匯緊缺。
此外,美國還通過“長臂管轄”,使得有意投資阿富汗的外國企業面臨被制裁風險,無法進入阿富汗,這使得阿富汗重建遭遇極大阻礙。
路透社:阿富汗央行稱,美國凍結阿中央銀行海外資產的做法“不公平”。
3年來,阿富汗經濟持續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阿富汗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了26%。許多阿富汗人因外資撤離和國際制裁等原因失去收入來源,生活窘迫。
世界銀行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指出,自2021年以來,阿富汗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結構單一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資金缺乏、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使得阿富汗缺乏自身發展的“造血能力”,導致該國經濟持續蕭條。
世界銀行還指出,從2023年4月開始持續到2024年2月,阿富汗持續遭遇通貨緊縮過程。受需求和購買力下降影響,2024年2月,阿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4.4%,非食品價格下降4.4%。
世界銀行報告截圖
阿富汗臨時政府副發言人哈姆杜拉·菲特拉特表示,美西方國家對阿富汗臨時政府的非法單邊制裁有悖于人道主義。美國應結束對阿富汗的非法制裁,并將其非法凍結的阿富汗央行海外資產歸還給阿富汗人,使阿富汗能夠用于戰后重建。
美國及其盟友需要“少點傲慢”
在發動阿富汗戰爭時,美國聲稱幫助阿富汗人民建立一個“自由社會”符合美國戰略利益。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據美國國防部的數據,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花費超過2萬億美元,超過80萬名美國軍人曾赴阿富汗服役。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然而,美國的入侵沒有實現其描繪的“自由”,反而給阿富汗帶來死亡和貧困。
事實上,美軍在阿富汗近20年間濫殺無辜,給當地民眾帶來巨大災難和持久傷痛。喀布爾居民普遍認為,美國嚴重侵犯了阿富汗主權,其自由民主的幌子不能再欺騙阿富汗人民。
阿富汗國際問題專家薩達特表示,美國發動戰爭導致阿富汗陷入動蕩,駐軍期間也對阿富汗的建設毫不關心,倉皇撤軍后又以制裁相要挾,打著人權的旗號,行霸權之實,阻礙阿富汗和平重建,毀掉了阿富汗幾代人。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一方面對計劃投資阿富汗的國家施壓,警告其投資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在國際舞臺上孤立阿富汗臨時政府,阻礙國際社會直接援助阿富汗、限制國際金融機構向阿富汗提供貸款、限制阿富汗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機會等。這一系列制裁和封鎖手段是有意識地綁架并懲罰全體阿富汗人,其目的還是實施和維持美國的霸權政策。
蘭州大學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認為,美國撤離阿富汗后依舊不斷通過制裁影響阿富汗,包括對阿富汗的反美勢力進行一定的威懾,主要還是為了實現自己在地區博弈中獲利的目的。
更諷刺的是,美國還顛倒黑白地將自己塑造為援助阿富汗的建設性力量。
此前,美國國會設立的阿富汗重建特別檢查組在其季度報告中表示,自2021年8月以來,美國為阿富汗和阿富汗難民撥款約207億美元。其中,向阿富汗和阿富汗難民項目提供了171.9億美元的援助,以及將35億美元被凍結的阿富汗中央銀行資產轉移到“阿富汗人民基金”。
阿富汗重建特別檢查組報告截圖
對此,阿富汗臨時政府經濟部予以否認,稱美阿富汗重建特別檢查組的最新報告夸大其詞,美國的撥款完全“與阿富汗民眾無關”。
《紐約時報》此前刊文稱,是時候意識到,美國舊有的策略失敗了,美國及其盟友需要“少點傲慢”,對阿富汗的現狀“多點理解”,以幫助阿富汗戰后重建。
文章稱,出于良知和道義,美國應承擔起應盡的歷史責任,加大對阿援助和資金投入,與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為阿富汗迎來真正的希望和新生創造條件。
文章直言,如果美國試圖以制裁等手段繼續控制和影響阿富汗,受害的只能是廣大阿富汗民眾,其衍生的負面影響也將持續發酵。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王琮
簽審丨劉允 鄒浩宇
監制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