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錚 通訊員 敖瓊 李欣 譚宏宇)8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咸安區斧頭湖王生茂河河口試點清淤工程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崔澤武和他的同事們,正操作著鉸吸式挖泥船在湖上清理淤泥。
崔澤武正在操作船只清理湖底淤泥。黃錚 攝
記者看到,鉸吸式挖泥船啟動后,湖底的淤泥隨著泥水順著管道被送往岸邊的調節池中。經貯存沉淀后,淤泥通過污水泵被抽至一旁的廠房中進行處理。
廠房中設有三臺板框式壓濾機,淤泥固結成型后會被轉運至臨時堆放場,以便后續綜合利用。
泥水經管道抽入處理池中。黃錚 攝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計劃于2024年11月完工。項目設計單位為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為咸寧天立路橋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恒晟水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平均清淤深度0.5米,總方量約4.36萬立方米,總投資1356.86萬元。”咸寧天立路橋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人員閔杰告訴記者,“后續我們還準備建設60畝的濕地,沿岸線修建約200米長的生態步道。”
斧頭湖流域不僅是咸安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濕地資源,也是區域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
“上個世紀,由于斧頭湖受江湖阻斷、河渠分隔等因素影響,湖泊水面萎縮,淤積日益嚴重,生態功能逐漸退化。所以我們在這里進行試點清淤。”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局長張浩業說道。
斧頭湖王生茂河河口試點清淤工程項目現場航拍。通訊員 李欣 攝
據悉,咸安區委、區政府專題會議決定,由區政府自籌資金,區水利和湖泊局組織實施,在底泥污染較嚴重的王生茂河口區域,實施斧頭湖試點清淤工程建設。
張浩業表示,一方面希望可以通過清淤減少湖泊的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另一方面,希望可以把淤泥變廢為寶,進行綜合利用。
同時,希望通過綜合整治提升周邊環境,進一步讓項目在帶來生態效益的同時,讓更多人愿意來咸寧觀光,讓“綠水青山”為咸寧帶來“金山銀山”。
工作人員配合操作鉸吸式挖泥船。通訊員 李欣 攝
咸寧市水利和湖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咸寧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探索‘固堤、減沙、清淤、挖深’湖泊綜合治理新模式”精神,按照《關于加強湖泊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先行先試。
該市將以斧頭湖一級入湖支流王生茂河的入湖口清淤為切入點,大力推進重點湖泊治理保護,為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提供良好湖泊生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