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金邊9月7日電 題:夜訪沙南哥市場:眾生百態中感受“人間煙火味”
作者 楊強 王福燕
夜晚十點半以后,位于金邊217路一側的沙南哥市場人聲鼎沸,宛如白晝。這里是柬埔寨首都最大的蔬果批發市場,道路兩旁擺滿碼得整整齊齊的各色生鮮蔬菜和水果,在日光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水靈鮮香。
每天晚上十點多到第二天凌晨四五點,是沙南哥市場最熱鬧的時候。全柬各地甚至鄰國商販都會在晚上把新鮮的瓜果蔬菜運到這里集中銷售,許多餐館和普通家庭也會在這個時候來到沙南哥市場選購食材,堪稱金邊民眾的“菜籃子”和“果園子”。
中新社記者日前走進沙南哥市場,由于時間尚早,商販們看起來并未進入正常營業狀態,對于散客更是隨緣。市場里千姿百態,滿載著瓜果蔬菜的車輛不時到來,有的人忙著卸貨,有的人利用空閑在攤位上小憩。
瑪蒂和家人靠著一個由摩托車組裝而成的移動攤位,在沙南哥市場門口銷售牛肉。只見她干脆利落,手起刀下,整塊牛肉瞬間被剔得干凈又漂亮。瑪蒂家的攤位前站滿客人,他們大多是這里的老顧客,每天晚上都會風雨無阻到她家攤位上購買牛肉。
還是小女孩的時候,瑪蒂一家就已經在沙南哥市場販賣牛肉,至今已有24年。如今她接手攤檔,處理牛肉、討價還價、算賬結賬,游刃有余。瑪蒂每天晚上十點半準時出攤,一直持續到次日清晨6點。她盤腿坐在攤位上,5歲的兒子躺在身后的小吊床里玩手機。
印度人杰夫隔三差五就會到這個市場采購食材。他說,在這里能采買到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蔬菜瓜果、魚禽蛋肉,新鮮又實惠。而且,采購過程中還有機會同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聊天交流,也是一種十分奇妙的體驗。
沙南哥市場有一群特殊的從業者,他們推著輕便的小推車,不緊不慢跟隨在雇主身后一路采購,末了將買好的東西推送到雇主車上,以此掙取微薄的收入。40多歲的普農就是中一員,他在市場里當“推夫”已有10多年,因為略懂中文,有時候也會幫助買賣雙方充當翻譯。
“這個市場經常有中國人來批發和采購,懂中文有時候會讓我的生意更有競爭優勢。”普農說,柬埔寨有許多人會中文,沙南哥市場也有一些攤主在學習中文。
中國老板張濤在金邊經營著一家特色串串火鍋店,他經營的秘訣之一,就是每天凌晨結束營業后,到沙南哥市場補充貨源,以確保食材的新鮮。他說,這里的價格比配送上門的更實惠,許多中國餐廳都會選擇到沙南哥市場采購。
走進金邊沙南哥市場,可在這里窺見眾生百態,從商販們忙碌的身影和疲倦的笑容中,能夠感受到一種至純至真的“人間煙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