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布魯塞爾9月11日電 (記者牛瑞飛)近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支持,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協會主辦的“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比利時推廣活動暨“五彩海上”海派藝術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拉開帷幕。“五彩海上”——當代海派書畫名家邀請展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同時開幕。本次展覽以海派墨韻、昌碩遺風等為特色,展示了9位當代上海藝術家的新作60余件。
活動以海派書畫展覽、中國文化講座等活動為交流平臺,以增進中比、中歐兩地人民人文交流為主旨,展示具有獨特魅力的海派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上海城市形象。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參贊高煒、中國駐歐盟使團參贊陳翔、布魯塞爾大區議員納吉瑪·阿爾巴維等約100余位中外嘉賓出席活動。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參贊高煒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關于當代海派書畫的展覽,也是一次就中國藝術展開討論的良機。中國傳統書畫與西方藝術相比獨具一格,但兩者在思想、表達上又不乏共通之處。希望活動能夠促進中比兩國間文化上更深遠的交流。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偉東在致辭中表示,“五彩海上”海派藝術周,以海派藝術大師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為契機,推出精彩紛呈的藝術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希望能讓國外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海派藝術的魅力,同時為促進中比文化交流與合作搭建橋梁。
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偉生在致辭中表示,海派書畫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理念和獨特的藝術品格風尚。它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語言。藝術沒有國界,此次中歐藝術交流,是一場跨越時空和地域的心靈對話。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費勝潮專程前來觀摩展覽,表示來自上海的海派力作相當精彩,希望展覽能夠輻射到歐洲其他國家,向當地公眾展示中華優秀文化。
布魯塞爾大區議員納吉瑪·阿爾巴維表示,展覽不僅展示了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還讓她深刻感受到中國書法的多樣性與美感。她認為,中國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融合力,能夠與其他文化和諧共生,相互學習,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比利時企業家查迪·舍凡從小就對中國文化著迷,這是他第一次觀摩海派書畫。他表示中國值得他去了解的文化太豐富了,對中國的喜愛又加深了一層。因會說上海話而走紅的比利時博主托比亞斯(高悅)也來參加了開幕式,他特別喜歡幾幅書法作品,從甲骨文到隸書、草書、行書,他從中看到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開幕式上播放了新版上海宣傳片,《相聚上海》等書冊吸引嘉賓紛紛駐足取閱。
“中國故事”系列講座“漢字的魅力”和“觀察自然的另一種方式——談談中國山水畫”也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行。韓天衡美術館原館長朱曉東從古老的甲骨文講起,以“六書”中四種主要造字方法舉例,展現了古人造字、用字的高妙智慧以及漢字的獨特魅力。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原上海美術館館長陳翔通過對比西洋風景畫和中國山水畫,闡釋了兩者所代表的在人與自然關系上不同的觀察和表現方式,并通過現今AI在美術鑒賞中的應用,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山水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思想。
兩場講座共吸引了130余比利時當地公眾前來參加,旅比知名華人畫家張文海擔任講座的嘉賓和現場翻譯。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反響熱烈,與主講人和嘉賓互動積極,大家就中國文字的演變、與其他國家文字之間的聯系、中國山水畫中對云、水的表達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觀眾表示,通過聆聽講座,對于中國漢字和書畫又有了新的認識,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期間,“五彩海上”海派藝術周代表團還拜會了中國駐比利時大使費勝潮、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就中比之間開展民間人文交流、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等交流合作進行探討。
本次活動也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全球活動和即將到來的中秋傳統佳節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