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毛人杰)千萬工程興紅安,禮贊祖國慶豐年。9月22日,紅安縣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紅安站正式揭牌。
圍繞“唱豐收、慶豐收、拓豐收、攝豐收、品豐收、展豐收、論豐收、播豐收”等主題,主辦方組織了歌舞表演、鄉村振興攝影展、百名網絡大V直播、品嘗紅安特色小吃、紅安縣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等活動。
紅安縣以供應鏈思維打造紅安苕產業鏈,紅安地貧而土凈,土壤多含硅鐵鋁等礦物質,“1+5”(紅苕+花生、綠茶、油茶、中藥材、蔬菜)農產品特色鮮明、產量大。
紅安苕是全國甘薯類第一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種植面積28萬畝(全省第一),擁有全省第一家薯芋產業技術研究院、全省規模最大的紅薯種苗基地,“紅安苕”入選湖北十大鄉村產業、湖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二十強,已開發紅苕系列產品100多種。
紅安野菊花種植面積6.6萬畝(全省第一),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4.2%)全國最高,是華潤藥業示范種植基地(占其全國采購量的1/3以上)。
據悉,紅安糧食播種面積達47萬畝,總產量18.5萬噸;以紅安苕為主的“1+5”特色產業種植總面積突破115萬畝,總產值將突破80億元;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17993元,增速在7.5%以上。截至目前,紅安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99億元,增速7%,排位第7;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9元,同比增長7.2%,全市第2位。
企業強,產業才能強。全縣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580家,規上企業39家,省市級農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31家,規模化市場主體1902家,千畝以上農業示范園52個。
由紅安縣農業農村局及紅安縣農投公司招引的湖北蛋品精深加工及生物提取項目已落戶紅安,該項目預計投資7億元,打造蛋品深加工科研和成果轉化全球領先基地,建成后一、二、三產業年綜合效益將達65億元。
多元化,提升農業產業鏈。由紅安縣供銷社扶持的紅安本土電商企業湖北中經天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建成1500平方米的冷鏈倉儲、300平方米的供銷農展館、電商直播間及線上紅安供銷中經優選電商平臺,今年前8個月,累計銷售紅安特產如:紅安苕、土雞蛋、紅苕粉絲、紅苕酸辣粉、紅薯油面等20多種地標產品,線上下單達60萬單,銷售額達217萬余元。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紅安站揭牌后,能夠提高紅安農業產業的知名度,優化以紅安苕為主的“1+5”特色產業供應鏈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紅安農業產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