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倫敦9月21日電 (記者邢雪)“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一陣悠揚的童聲從禮堂傳出來,來自英國斯坦霍普小學8歲的男孩馬蒂奧·格里比琴察作為今年英國中小學生“漢語橋”中文比賽獲獎選手代表,在臺上字正腔圓地唱起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兒歌。
9月20日,一年一度的英國中小學生“漢語橋”中文比賽頒獎典禮暨“漢語橋”全球決賽英國優勝選手經驗分享會在倫敦成功舉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公參張晉及英國教育部官員為獲獎選手及團體頒獎。參賽選手紛紛表示,學習中文讓他們對中國語言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語言能力成為他們通往新世界的鑰匙。
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邢雪攝
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邢雪攝
英國中小學生“漢語橋”中文比賽頒獎典禮是全英“漢語橋”系列年度中文活動的重大亮點之一。今年共有來自全英國113所中小學的近800名學生參加比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參賽學校數量和選手人數均有較大幅上升,小學生中文秀的參賽學校從2023年的34所增加到2024年的54所,參賽選手人數從402人增加到509人,漲幅達到27%,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參賽作品。孩子們發音標準,對漢語詞匯的運用巧妙,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深入,展現了他們對漢語的熟練程度。
張晉在致辭中表示,下一代需要培養與來自全球不同背景的人合作的能力,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語言是關鍵。學習外語不僅可以促進溝通,更能夠了解語言背后的民族和文化。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培養21世紀核心素養內容之一。全世界有2億多中國以外的人正在學習和使用漢語,覆蓋190多個國家。超過85個國家和地區已將漢語學習納入其國家課程。中國教育部一直在與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幫助海外學生更好地學習中文。
英國教育部中學核心課程學科助理主任萊拉·托特表示,英國的“卓越漢語教學”項目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經成為英國教育部最為成功的項目之一,目前全英格蘭有80所學校參與了該計劃,并且該項目還在持續擴大中。萊拉指出,學生們不僅從語言課程中受益,還有機會去中國旅行,沉浸式體驗中國語言和文化。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小學項目主管香農·韋斯特認為,在英國,學習中文不僅有益于經濟和商業貿易,還將促進教育、藝術和文化方面的合作,漢語教學為孩子們提高中文技能提供了重要機會。
獲獎選手安妮雅·拉賈表示,通過學習中文,她深入地了解了中國人的價值觀,特別是在家庭、事業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學習中文讓她在探索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價值觀時,培養了文化意識和同理心,“中國強調集體主義,讓我真正意識到共情和感知的重要性。”
到場參加活動的教師代表也表示,面對目前的全球性挑戰,了解不同的文化,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有助于打破屏障,避免思想的狹隘,每年的“漢語橋”比賽都是老師們超越自我,為學生們打開一扇世界之窗的契機。
在去年的漢語橋比賽上,夏慕天獲得了前往云南參加漢語橋中學生國際比賽的機會。在北京、大理和昆明,他參觀了無數的名勝古跡,還在昆明與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四代同堂”的中式家庭氛圍。
“我跟5歲的孩子和90歲的曾祖母都聊了天。”夏慕天說:“中國是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的國家,就像普通話把中國各個民族緊密聯結在一起,學中文也讓我們和中國人建立了深厚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