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中東局勢不斷升級,黎以、伊以能否走出報復循環?美國卷入中東戰爭的風險有多大?來看相關報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以色列多線作戰
新一輪巴以沖突一周年之際,以色列重啟對加沙北部的軍事行動并加大力度打擊真主黨。根據軍事偵察情報,以色列空軍實施大規模空中行動,削弱了真主黨的能力。以總理表示,以軍消滅黎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的繼任者以及這一繼任者的繼任者。盡管指揮層遭到重創,真主黨仍在進行地面戰斗并未停止對以色列領土的火箭彈襲擊。分析稱,以色列多線作戰,軍事和情報優勢正面臨挑戰。
法新社:哈馬斯要與以色列打長期消耗戰
過去一年來,與哈馬斯、伊朗、黎巴嫩、也門、敘利亞的沖突,暴露以色列戰略短視。雖然以色列官員一再將哈馬斯描繪成失敗的軍事力量,實際情況是,哈馬斯誓言繼續戰斗,要進行一場長期消耗戰。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表示,“中東局勢只會越來越糟”,他們陷入了暴力、仇恨和報復的無休止敵對循環之中。一旦局勢升級超越以軍能力,這場沖突對于以色列來說代價高昂。
德國之聲:美國越陷越深
沖突升級的可能性已經遠遠超過了實現停火的可能性,任何誤判都可能導致失控。專家稱,如果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數以十萬計的火箭炮,必然令以色列的鐵穹防御系統不堪重負。伊朗也有可能會向以色列發射足夠多的導彈,令美國部署在以色列境內的防空系統無法應對。如果以色列先發制人,試圖摧毀真主黨和伊朗的大量武器來阻止襲擊,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和地區合作伙伴都將陷入危險。
阿聯酋《海灣新聞報》: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和以色列重申遏制伊朗的承諾,任何軍事升級都可能迅速升級為美伊對抗——這是過去極力避免出現的局面。緊張局勢下,伊朗堅定不移地同黎巴嫩站在一起,支持黎打擊“以色列的侵略和犯罪行為”。如果伊朗和以色列直接發生軍事對抗,不排除伊朗及其代理人占據優勢。這場沖突不僅關乎地區權力動態,還對全球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并沖擊全球能源市場和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