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阿斯塔納11月11日電 題:中醫藥“圈粉”哈薩克斯坦民眾
中新社記者 單璐
“我家孩子大病一場后,上課總是精神渙散,這個中醫能解決嗎?”
“我母親有腰椎間盤突出,聽說針灸理療可以緩解疼痛?”
“身上有片疹子一停藥就復發,中醫藥能否調理?”……
位于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10日舉行了一場中醫義診活動。雖然當天風雪交加,街道上只見零星行人,但醫學中心內卻人聲鼎沸,前來問診的民眾在導診臺前排起兩列長隊。
當地時間11月10日,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義診暨第二屆傳統醫學文化宣傳周活動啟幕。圖為當地民眾排隊在導診臺前進行咨詢。 中新社記者 單璐 攝
當天,由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義診暨第二屆傳統醫學文化宣傳周活動啟幕。來自陜西省中醫醫院、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的多位專家,在翻譯人員的幫助下為當地民眾解答健康問題。
在兒童診室內,一位母親帶著孩子來檢查。母親阿伊古爾說,“我也是名醫生,在醫療機構工作,一直比較關注中醫,得知這次有中醫專家坐診,我提前好幾天預約了名額”。
她告訴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樵成,“孩子之前查出心律不齊,平時也沒什么精神,現在記性越來越差,想試試中醫能不能改善這個情況”。問診結束,得到專家建議后,阿伊古爾表示松了一口氣,“孩子沒太大問題,我們打算按醫生說的調理方法試試看”。
當地時間11月10日,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義診暨第二屆傳統醫學文化宣傳周活動啟幕。圖為義診活動現場,中醫醫生為兒童病患診療。 中新社記者 單璐 攝
在治療室,中哈傳統醫學中心醫生賀維為一名患有神經發育遲緩疾病的孩子做推拿治療。孩子手里攥著一個虎形的中藥香囊,時不時朝賀維露出笑容。“我們上周開始嘗試中醫針灸和推拿,發現孩子的反應和認知有變化。”談及孩子的病情,孩子母親表示,“只要能有改善,我們一定會堅持治療”。
在另一間治療室,做理療的蓋阿尼婭介紹說,“旁邊正在針灸的是我母親,父親在另一邊屋子做治療,姑姑今天也在這里。”義診活動現場,蓋阿尼婭帶著家人一起體驗中醫理療。“我之前偏頭疼很厲害,來這治療一段時間,現在已經好多了。”蓋阿尼婭笑道,“我已經跟所有親朋好友推薦了中醫,希望他們也能擁有健康的體魄。”
臨近中午時,導診臺前依舊排著長隊。“今天上午本來預約50個名額,但來的人接近100位了。”中哈傳統醫學中心醫生賈忠林為病患做完針灸,立刻就被患者拉住詢問病情,“我們這么忙,說明中醫藥在當地的影響力越來越強”。
活動中,工作人員發放一批特色中藥香囊等中醫藥文創產品,不少民眾饒有興致地拍照留念。“我們這次組織的義診專家團隊涵蓋腦病、疼痛、偏癱、兒科等不同領域,希望能為當地民眾帶來更多健康。”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國際部主任王輝說,“很高興看到大家對我們的文創產品感興趣,希望通過它們能讓當地民眾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