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宋智全)11月11日,咸寧市應急管理局傳來消息,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近期發文通報表揚15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其中,咸寧市6起避險避災案例上榜。
案例1:咸寧市崇陽縣高枧鄉老胡洞村一組方家沖路口往上山方向路段為老路,過去常滑坡。今年汛期,鄉、村研判后,提前將該路段封閉,并要求老胡洞村做好重點巡查。6月26日12時,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廖利峰巡查時發現,方家沖往橫峺嶺方向公路有小規模滑坡和電線桿傾倒,立即上報。
鄉黨委書記劉素兵、鄉長佘華澤接報后,帶領自然資源和規劃所、供電所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處置,封閉了該路段進出口,設置了警戒線和警示牌,安排專人值守,引導過往人員、車輛繞行,還組織供電所對該路段電線桿進行遷移,16時恢復老胡洞村一組供電。30日,大規模滑坡發生。由于發現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2:6月29日13時11分,咸寧市通城縣塘湖鎮石坪村縣公安局駐村第一書記張璽,石坪村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劉永富巡查排查時,發現枯家垅高幫塘溢洪道旁邊石坎處有泥水溢出,存在潰堤風險,于是立即上報,并組織現場人員在護堤滲水處周邊拉起警戒線,組織附近群眾按照《山洪災害應急預案》迅速轉移安置。
塘湖鎮接報后,立即組織鎮、村兩級應急救援隊伍以及周邊黨員、群眾、志愿者53人展開搶修工作。縣應急管理局、水利和湖泊局組織專家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會商指揮調度,調用2臺應急照明燈、2卷彩條布、一臺大功率抽水泵用于現場搶險作業,組織搶險隊在護堤上鋪設排水反濾層進行加固,供電公司架設電網對枯家垅高幫塘進行抽水降水位12處置。
歷經8個多小時,枯家垅高幫塘滲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7戶26人成功避險避災,無人員傷亡。
案例3:7月1日21時57分,咸寧市通城縣石南鎮花亭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員凡雋林在巡查時,發現南石屋黎望求屋后山體出現滑動跡象,立即敲門入戶叫醒熟睡中的黎望求1戶5人,緊急轉移至南石屋避險安置點,并拉設警戒線、樹立警示牌,實施封閉式管理,安排人員監測值守。2日1時,滑坡涌入屋內。因轉移安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4:7月1日21時,咸寧市通城縣五里鎮程鳳村委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張勁嚴收到降雨預警后,立即組織村干部開展24小時巡查。21時30分,發現有5戶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房屋住戶仍未搬離風險點,立即組織村干部冒雨挨家挨戶開展勸導工作,成功將9人轉移至安全地帶。23時55分,巡查經過程鳳村六、七組時,發現數個房屋已開始進水,部分山體有碎石松動跡象,于是立即上報并疏散人員,組織挖掘機開展緊急封閉搶險,削緩坡度、挖通新的排水渠,2日3時30分,完成搶險工作,六、七組房屋積水被全部清除,農田恢復排水,無人員傷亡。
案例5:7月1日22時,咸寧市通城縣馬港鎮持續降雨,鎮黨委、政府通知要求駐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組,全力配合各村(社區)對山邊住戶、危舊房戶、家中只有老人小孩的住戶加強巡查。
23時,馬港鎮九嶺村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員焦滿平和同事在虎形山屋場巡查時發現86歲的老人魏景家屋后有滑坡跡象,立即叫醒正在熟睡的祖孫2人,對其進行撤離勸導并進行轉移安置,并組織村干部在該危險區域拉設警戒線,樹立警示牌,實施封閉管理,安排專人值守。
2日3時,魏景家屋后發生山體滑坡,因轉移安置和封閉管理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6:7月1日22時,咸寧市崇陽縣路口鎮橋邊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陳昭宇、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工作人員吳兵等人開展地質災害巡查時發現,1組王新艷家屋后出現少量滑坡險情。第一時間聯合鄉政府和其他村干部組織王新艷和4個小孩轉移至安全地帶。
在整晚強降雨后,王新艷家屋后發生滑坡,方量約120立方米,部分房屋受損。因提前轉移,無人員傷亡。
6起成功避災避險典型案例,主要得益于應急、氣象、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得益于“多員合一”的信息報送隊伍履職盡責、巡查到位,得益于各級對緊急重大災害過程、重大風險隱患信息迅速研判防范應對處置到位。
下一步,咸寧市應急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強風險研判,指導和推動基層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工作,及時收集相關典型案例并開展宣傳,營造群測群防良好氛圍,不斷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