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通訊員 胡劍芳 李婷婷 方嬌)“我宣布,錢亦石故居正式揭牌!”
11月15日清晨,在咸安馬橋鎮錢莊村錢亦石故居門口,咸安區委書記顧興旺與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軍平共同揭開紅綢,由賀敬之親筆題詞的“錢亦石故居”描金牌匾正式露面。
錢亦石故居位于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馬橋鎮,始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年),為一進兩重連五傳統式磚木結構樓房,2002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通面闊19.3米,通進22.00米 ,占地面積約42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
2019年3月,錢亦石故居修繕工程開工,于2020年7月竣工并通過專家驗收。2022年8月,馬橋鎮人民政府啟動了對故居內部進行陳設及布展的工作。目前錢亦石故居布展分展示序廳、復原陳列、紅色榜樣、紅色家風、紅色傳承五個篇章。
1889年,錢亦石出生于馬橋鎮一個書香人家,1924年由董必武、陳潭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淞滬抗戰爆發后,根據周恩來的指示,錢亦石率領30多位作家、藝術家奔赴抗日第一線,動員滬杭線地區人民,實行軍民聯合抗戰。
因忘我工作,積勞成疾,錢亦石于1938年1月在上海病逝,時年49歲。雖然英年早逝,但他仍以著述豐富、見解精深而蜚聲文化界,被稱為“紅色教授”。
咸安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軍平介紹,咸安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孕育了錢亦石、錢瑛、何功偉等革命先驅。該區修繕和保護錢亦石故居,重溫他的革命歷程,就是要弘揚他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銘記他不懼犧牲的崇高精神。
咸安區還將以此次錢亦石故居揭牌為契機,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奮斗精神。同時,依托錢亦石故居等紅色資源,帶動紅色旅游、串聯鄉村旅游,深入打造更多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
錢亦石故居揭牌儀式后,咸安區還在紅色教育政治生活體驗館開展了“重溫紅色記憶 夯實信念基石”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
區委黨校教師以《紅星耀中國 家風惠后人》《中共一枝梅》《三封家書話訣別 血色臺階鑄忠魂》等為題,先后講述了錢亦石、錢瑛、何功偉等革命先輩的革命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