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分蘗、拔節、抽穗……一粒香稻種子,經過春耕夏耘秋收的洗禮,茁壯成長為金黃飽滿的稻穗,歷經脫粒去殼、精碾細磨等工序,最終以潔白如玉的身姿滋養著一方百姓。這粒香米,經無數孝感農人的堅守傳承以及科研工作者們接力式改良優化,才有了今天 “好吃、好種、好賣” 的具有獨特芳香的孝感香米。
其中就有一位默默奉獻的關鍵人物——孝南區香稻科研中心首席專家湯儉民。截至目前,湯儉民帶領團隊先后培育出31個香型水稻新品種,其中選育的“鄂香2號”成功入選“江漢大米”的主導品種;紅糯優1號為代表的秈糯成為湖北糯稻的代表和特色。
(記者:楊卓玉、付逸飛 通訊員 劉宏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