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政務資訊

    追光路上的堅實印跡——湖北省李四光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27日08:54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辛莉 許錚 王鏑 劉漢生

    青島地質之光展覽館里來自李四光故鄉的典型標本

    李四光生平事跡宣傳展

    大地之光——湖北省地質科普亮寶會

    2024年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大講堂暨李四光地質青年讀書講堂

    研究會常務理事盧綱作《李四光的追光人生》專題報告

    科普活動走進李四光故鄉團風縣張浩學校

    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作《無悔的選擇——李四光的故事》專題報告

    湖北省李四光研究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弘揚李四光精神學術交流會

    湖北省李四光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于1981年10月在武漢成立。黨的二十大以來,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加強組織建設,大力發掘和弘揚李四光精神,以“李四光”這面光輝旗幟團結廣大地質科技工作者,服務社會,擴大影響,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地質力量。

    固本強基,不斷加強內部建設

    健全的組織體系,是保障研究會正常運行的根本。2022年12月16日,湖北省李四光研究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研究會在湖北省地質局主會場和湖北各市州15個分會場選舉產生了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和監事會,以新機制、新氣象、新面貌,開啟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接續奮斗的追光旅程。新一屆理事會組建了秘書處,建立了會員動態管理電子臺賬,吸納31個單位成為團體會員,會員規模突破2000人。

    完善的制度體系,是推動研究會內部管理規范高效運行的關鍵。2022年,研究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了研究會新《章程》。根據《章程》,研究會相繼制定8個制度性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1+8”制度體系,使研究會工作開展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兩年來,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研究會每年年初都召開理事長會議,審議當年工作要點,明確當年要做的十項重點工作,為全年工作明確方向,劃出重點,做到年初有安排、事事有規劃,使研究會走上了健康規范運行的軌道。

    內外聯動,追光步履堅實有力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是我國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從湖北走出去,足跡遍布國內外。兩年來,為追尋“光”之源,研究會沿著李四光的足跡,開展了跨區域、跨部門的系列尋訪調研和學習交流。

    研究會先后組織理事會成員及部分會員赴黃岡李四光紀念館、沙畈村李四光故居等地參觀研學,沿著李四光先生的足跡實地考察蔡家塘冰川礫石遺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等地,追溯李四光的生平事跡。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研究所、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大學、長江大學、江漢大學等省內外單位、高校,調研學習地質找礦、地熱能開發、地學科普等工作。一次次尋訪調研和學習交流,拓展了工作思路,夯實了研究基礎。

    研究會及相關會員單位持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專題學習,持續凝聚奮進力量。2023年6月,研究會聯合湖北省地質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省地質局科學技術協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主辦弘揚“李四光精神”專題報告會,邀請李四光外孫女,李四光紀念館(北京)館長特別助理、高級顧問鄒宗平女士作《無悔的選擇——李四光的故事》專題報告,并為其頒發特別顧問聘書;研究會副理事長、武漢大學教授朱聯東作《弘揚李四光精神,爭做新時代好青年》專題報告;研究會常務理事、資深文史專家盧綱作《李四光的追光人生》專題報告。此外,研究會還組織上千名會員線上觀看在澳門大學舉辦的“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大地之光》話劇,30多名會員撰寫觀后感。一場場精彩活動,讓李四光精神深入人心。

    2024年,為紀念李四光誕辰135周年,研究會組織開展了“我們都是追光人”征文活動,來自湖北省內外的“追光人”結合自身實際撰文賦詩,踴躍投稿。最終,研究會在百余篇高質量稿件中評選出34篇獲獎作品。“本次征文活動對李四光的偉業和精神是一次很好的宣介和傳承。作者們以飽滿的熱情、優美的文字講述了李四光故事,進一步總結了李四光精神,并結合單位和個人的業績,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對李四光精神的弘揚與傳承,使我這個退休十多年的老地質人深受教育和鼓舞。湖北省外作者的參與,也說明研究會宣傳和組織工作的細致和深入。”評審專家、湖北省地質局原二級巡視員李文龍說。

    兩年來,研究會先后邀請省內外數十位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為研究會發展貢獻真知灼見。研究會理事長、湖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胡道銀和劉冬姣、余丹、余震彥3位政協委員聯名向湖北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挖掘李四光時代價值,助推湖北先行區建設”的提案,為追光前行聚勢賦能。

    “我們都是追光人”已逐漸成為湖北地質人和研究會會員的文化共識。

    搭臺聚智,助力提升學術能力

    研究會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其學術性。組織學術活動、營造學術氛圍、促進學術能力提升是它的重要使命。兩年來,研究會先后與相關單位聯合組織了弘揚李四光精神學術交流會、2023年度學術年會、2024年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大講堂等學術活動,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孫和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菊興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大學等高校教授,以及湖北、湖南、山東等省相關地勘單位專家作學術報告,分享學術前沿研究、科研生產一線的重要成果和工作心得,激發湖北地質人創新創造和建功立業的熱情。

    組織申報科技獎項、促進人才成長是研究會的重要工作。2023年,研究會推薦5篇論文參加湖北省科協優秀科技論文評選。2024年,研究會再次推薦兩篇論文參選湖北省科協優秀科技論文,均入選百篇優秀論文(一個學會最多只能兩篇入選),成為本年度全省28家有兩篇論文入選的學會之一。論文水平的提高是研究會發揮科技平臺作用、助力人才成長和成果創新的一個縮影。高質量的申報源自優質成果的匯聚,2023年,研究會協助湖北省地質局開展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評獎活動,評選出17項獲獎成果。2024年,研究會組織開展李四光地學科技論壇論文征集評選活動,得到了廣大地學科技人員的積極響應,最終遴選優秀論文36篇,并在知名學術期刊《資源環境與工程》發表。

    組織開展李四光相關研究是研究會的重要責任。兩年來,研究會通過對傳記、年譜的梳理和實地尋訪交流,在積累資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批研究課題和研究成果。在湖北省地質局的支持下,研究會設立了《新時代李四光精神傳承發展研究》《湖北三峽地區李四光地質文化資源和主題科考路線調查研究》等課題,并將課題研究成果與地質文化建設、科普研學旅游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會在系統整理《毛澤東年譜》記載的史實基礎上,公開發表了《〈毛澤東年譜〉中的李四光》,并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紀念李四光誕辰135周年學術活動上向參會者贈閱。研究會副理事長曾支農赴日本考察期間,專門收集資料,追光溯源,考證了李四光曾就讀的“大阪高等工業學校”的來龍去脈和校址現狀,寫就《李四光先生曾在這里留學——“大阪高等工業學校”溯源》一文并發表。研究會常務理事、資深文史專家盧綱撰寫《李四光:急國所急,赤誠報國》一文在全國知名雜志《檔案記憶》上發表。2024年是李四光創造““?””字一百周年,研究會秘書處安幼林發表《李四光與““?””字》,在充分運用史料的基礎上,用生動的文字介紹了李四光創造““?””字的過程和李四光不懼困難、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發光發熱,社會影響持續提升

    傳承和弘揚李四光精神,服務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發展,是研究會的重要使命。兩年來,研究會不斷發揮平臺作用,工作領域逐步拓展,影響力顯著提升。

    2023年6月,研究會正式授牌湖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地質工作委員會,招引、團結和凝聚全省留學回國人員特別是留學回國地質工作者服務湖北地質事業發展。在浠水縣萬當鋪村,研究會通過組織到湖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海歸鄉振(萬當鋪)示范村”新模式項目現場調研學習,協助湖北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與省留學人員聯誼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制定《地質工作助力“海歸鄉振”新模式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案》,開創了地質工作服務“海歸鄉振”新模式。在青島地質之光展覽館,存放了來自李四光故鄉——黃岡的36件典型標本,是研究會和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湖北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所贈,研究會還協助參與了該館的李四光生平事跡展布展工作,協助湖北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參與了團風縣李四光故居和李四光紀念園的修復、建設和布展工作。

    加大對李四光精神的傳播和科普宣傳,廣泛提升研究會的社會影響力,是研究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兩年來,研究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學習內容,展示研究會章程、制度、簡介、會員申請信息、交流合作信息、新聞動態等,和湖北省地質局《地質風》雜志合作推出“我們都是追光人”專欄。中央、省、市等各級媒體對研究會弘揚李四光精神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報道,全方位展示研究會各項工作。

    在科普宣傳方面,研究會先后參與了“大地之光——湖北省地質科普亮寶會”、長江講壇、荊楚科普大講堂等省級重點科普活動,在湖北省圖書館開展《湖北遠古生命尋蹤》《一起探尋魚類演化的奧秘》等科普講座。在世界地球日科普進校園活動期間,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賴旭龍為團風縣李四光中學精彩講授《古生物與進化論》科普課。研究會組織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讓“移動地質博物館”走進李四光故鄉團風縣回龍山鎮張浩學校;參與湖北省地質局團委、長江委直屬機關團委、省機關事務局團委、省農科院團委聯合組織的世界讀書日暨李四光地質青年讀書講堂活動。一系列活動的舉辦和參與,促進了李四光精神的交流傳播,也提升了研究會的影響力。

    2024年是李四光誕辰135周年,研究會以此為契機,開展相關紀念活動,以弘揚李四光精神為主線,團結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先行、建新功。研究會與武漢樂鼎音樂工作室聯合推出歌曲《追光人》。歌曲一經推出,就由武漢音樂廣播連續播放3天,多家媒體轉載。在李四光先生誕辰日——10月26日當天,歌曲《追光人》在紀念李四光誕辰135周年學術活動現場響起,歌聲回蕩在李四光親自創建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高平、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女士等與會代表紛紛對歌曲的成功創作表示認可和欣賞。湖北省地質局離退休職工、湖北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等地勘單位開展了歌曲《追光人》傳唱活動,“追光人”的主旋律越來越響亮。

    追光前行志彌堅,奮楫揚帆正當時。研究會將在湖北省民政廳、湖北省科協和湖北省地質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以李四光精神辦好湖北省李四光研究會,團結、凝聚和引領廣大會員和地質科技工作者奮發進取、勇攀高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爭先行、建新功。

    【責任編輯:劉陽】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 天堂а√中文在线|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亚洲AV无码久久|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