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韓國戒嚴風波延宕一月有余,讓本已疲弱的韓國經濟“雪上加霜”。有輿論普遍認為,此輪政治動蕩對韓國經濟、社會和外交等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韓國韓亞金融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說,韓國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初宣布緊急戒嚴令后,引發金融市場巨震,韓元對美元匯率快速下滑。韓國交易所數據顯示,12月4日至20日的13個交易日中,外國投資者瘋狂逃離韓國市場,凈賣出超3萬億韓元。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德洙被彈劾后,韓元匯率進一步下跌,創15年來新低。
有專家指出,匯率急劇下行對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韓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美元走強將增加企業原材料成本和美元計價債務負擔,進口價格上漲則會加大低收入群體的經濟壓力,使消費低迷情況進一步惡化。此外,《韓國商業》月刊文章說,戒嚴風波引發的彈劾危機增加國際投資風險,加之2025年韓國政府預算削減超4萬億韓元,對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支持受影響,將削減韓國半導體等產業的出口競爭力。
與此同時,韓國旅游業也遭遇“寒冬”。韓國釜山市近日發布消息稱,一項當地40家旅游業公司參與的調查顯示,預計到2025年第一季度,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將減少65%左右。如果政治局勢不穩長期化,還可能會對正在海外不斷擴大影響力的韓國文化產業造成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戒嚴事件發生后,由于美國政府高官事實上已“不信任尹錫悅”,韓國外交一度陷入困境。尹錫悅發布緊急戒嚴令當天,時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就表示,韓國政府未事先通告美方將發布“戒嚴令”。次日,時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說,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是嚴重誤判。有分析認為,尹錫悅“不符合時代的戒嚴”使韓美同盟受到一定沖擊,美方要表達對尹錫悅的不信任,同時限制尹錫悅作出“追加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