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溫州2月3日電 題:溫州僑商“走歸”迎春談愿景
作者 李百加
“每每臨近春節,商會兄弟們就開始掰著手指頭算日子,什么時候‘走歸’?”俄羅斯樂清商會莫斯科總商會會長王恒豹告訴中新社記者,“走歸”在溫州話里是“回家”的意思,當地許多僑商年少離鄉打拼,過年“走歸”是一種習慣。
“‘走歸’除了‘碰’一‘碰’親朋好友,還要出門走走逛逛,看家鄉又添了什么新去處,有了什么新技術。”王恒豹興致勃勃地提早安排好考察行程。
回到溫州,王恒豹看到大型商業體拔地而起,成為城市新地標;S1、S2線軌道將城區、鄉鎮重要節點緊密相連,為居民出行提供更多選擇;球形“機器警察”上崗,隨溫州公安特警外出巡邏……家鄉的變化讓他感嘆“先進”。
“每次看到新的科技應用,我就忍不住盤算,這背后用的是什么技術?成本多少?回報率如何?”王恒豹說,這是溫州商人的本能。1998年遠赴俄羅斯從事外貿,當時他一句俄語都不會說,但敏銳察覺到當地對中餐的旺盛需求,果斷開辦中國餐廳。隨著俄羅斯從中國進口商品與日俱增,他又瞅準時機投資建設了在俄外貿倉庫,還投資了商場。此次返鄉,王恒豹聯系各地商人朋友,計劃在國內展開實地考察,“試試水溫”。
家鄉的變化同樣讓泰國溫州商會會長鄭炳克感覺眼花繚亂,樂清經濟開發區尤其令他吃驚。當地鼓勵鋪設自動化設備,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開發區內智慧物流樞紐高效運轉,大大提高了貨物運輸效率……種種變化,讓他看到了投資機會。
鄭炳克在泰國從事低壓電器貿易已有20余年,在僑商圈子里頗有影響力。他說,“不少商會同鄉在尋求向國內投資的契機。2024年,中泰雙向經貿考察達到了130余次。”不少旅泰僑商盼能充分發揮兩國優勢,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溫州兩會、僑商年會、集團會議……德國華人華僑商貿總會榮譽會長馮定獻今年春節檔期“爆滿”。自1992年遠渡重洋、前往德國從事貿易,多年來他將“中國制造”推廣至歐洲市場,產業逐步擴展至實業、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叭缃瘢腋右庾R到中國市場是堅實的依靠?!彼f。
“‘春江水暖’我們先知,德國溫州僑商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瘪T定獻說,溫州僑商在貿易領域影響力大且深,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中歐班列、‘一帶一路’倡議,都是僑商能夠借力的利好政策。”他多次提議充分挖掘華僑資源,引進僑商多年來積累的貿易經驗、資源,搭建合作平臺,滋養中國市場。
“目前,我在安徽、重慶等地有投資,涉足商超、酒店、工業區建設等領域?!苯陙?,王恒豹在國內的投資規模穩步增長。剛入春,王恒豹僅穿一件薄西裝外套,“今年很暖和,或許國內經濟也是如此……我對新年的發展很有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