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汕頭2月4日電 (記者 李怡青)正月初七,廣東汕頭依舊年味濃濃,潮汕人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七樣羹(也稱七樣菜)。
人們在這一天會將七種蔬菜放在一起烹煮。這7樣菜各有寓意,可根據風俗、口味靈活搭配。其中,芹菜是希望勤快,蒜表示精明,芥菜(潮汕話是大菜)期盼“發大財”,韭菜象征“長長久久”,百合菜(莙達菜)是希望人緣好,百事合想,萬事如意。
初七上午,記者走訪了汕頭市區金砂、衡山、錦泰等農貿市場,看到蔬菜攤檔前圍著不少正在選購“七樣菜”的市民。
汕頭錦泰市場蔬菜攤檔經營者李越潮說,以前顧客得一種菜一種菜分別購買。為方便顧客,他今年將七樣蔬菜捆在一起統一定價賣。顧客可以根據口味,適當調配不同蔬菜的分量。
早在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潮汕地區幾乎所有酒樓、食店都會在正月初七這一天推出“七樣羹”,有些還推出了外賣服務。
在百年銀屏餐廳,七樣羹是不少食客必點菜式。廈門游客鎧羽說:“今天很巧,碰到潮汕初七吃七樣羹,代表著新年的祝福,中午吃了一次,晚餐還想再吃一次,讓新年福氣滿滿。”
“春節日日吃龐派(潮汕話指豐盛的宴席),初七著吃七樣菜,習俗叫做七樣羹,吃了生雅也后生。”這一潮汕歌謠道出了潮汕人傳統而又特別的開年儀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