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檔電影票房破紀錄,景點酒店訂單量翻倍,熱門餐廳“一桌難求”
這個春節假期,消費市場熱氣騰騰
閱讀提示
節日消費是觀察消費趨勢的重要窗口。今年春節假期,電影、演出、旅游、餐飲、家電等消費市場一派紅火,供需兩旺,折射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
“只能說今年春節檔電影太火了,2月3日中午,我想去我們縣城的東茂影城看《哪吒之魔童鬧海》,沒想到各個時段都滿座了。”今天,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的楊先生對記者感慨道,“以前真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芮城縣市民觀影熱情高漲是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的一個縮影。網絡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天14時10分,春節檔電影總票房突破90億元,創下春節檔票房新高。
不僅觀影廳滿滿當當,今年春節假期,景區、商超、家電賣場等地也是人頭攢動,春節消費市場活力旺盛。
春節檔票房破紀錄
“破紀錄了!”2月3日,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興奮地說。當日15時30分,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突破80.2億元,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
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為何如此火熱?陳晉分析稱,今年春節檔大片云集,類型多元,題材豐富,給觀眾帶來了多樣化的選擇。
今年春節檔電影包括中國影史動畫票房冠軍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三戰春節檔的喜劇懸疑動作片《唐探1900》、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武俠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動畫電影《熊出沒·重啟未來》、軍事題材電影《蛟龍行動》等。
貓眼娛樂市場分析師賴力分析稱,今年春節檔頭部影片帶動作用顯著,由于影片基本都是大體量的IP續作或改編作品,上映前,幾部影片熱度差距不大,均有不錯的市場潛力。上映之后,影片口碑開始發揮作用,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出色口碑帶動了影片迅速破圈,上映后連續5天強勢逆跌,對大盤造成“虹吸效應”。
從票房走勢看,影片質量和口碑是吸引觀眾的關鍵。“《哪吒之魔童鬧海》中低頻觀眾占比非常突出,不少很長時間沒去電影院的觀眾被影片出眾的口碑所‘召回’,這說明只要影片質量好,觀眾還是愿意買單的。”陳晉表示,今年春節檔電影刷新票房紀錄,將為全年電影市場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春節假期里,不僅電影市場成績亮眼,各地演出市場亦紅紅火火。作為首個“非遺版”春節,各地紛紛深挖傳統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有特色、有韻味的文化演出,讓網絡流量變線下“留量”。僅北京市春節8天就推出了各類營業性演出242臺1649場。
入境游、出境游強勁增長
“快看,黑悟空,還有花木蘭,太美了!”2月3日,山西大同古都燈會現場流光溢彩、人潮涌動,來此旅游的北京市民張女士激動地對家人說。
今年春節,張女士和家人在大同看了古都燈會,參觀了云岡石窟,體驗了拓片等非遺活動,感受到了非遺的魅力。
“今年春節作為首個‘非遺春節’,文化體驗成為各地文旅市場的主角,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場所、各地獨特的年俗項目和非遺體驗成為旅游市場的亮點。”馬蜂窩旅游研究院副院長王曉雪表示。
此外,北上冰雪游、南下避寒游也是熱門之選。抖音生活服務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滑雪場抖音團購訂單量同比上漲182%。
今年春節,8天的假期讓游客玩得更久、走得更遠、消費更旺盛。飛豬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國內游人均消費同比去年提升近10%,人均住宿時長同比提升5%,熱門景點的酒店訂單量同比翻倍增長。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部分縣城的中高端酒店預訂熱度較平日上漲超過四成。
與此同時,出境游也保持強勁增長。隨著簽證政策的放寬、機票和酒店價格的降低,以及新開航線增多,越來越多的小城居民嘗試出國過年。去哪兒大數據顯示,春節假期,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購買的出境游機票量占總量的三成以上,同比去年增長逾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游”在全球社交媒體平臺掀起熱潮,使得入境游市場持續增長,成為春節旅游市場一大亮點。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180%。途家民宿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春節期間持非中國護照的客戶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3.7倍。
餐飲、家電消費活力十足
“一進門就感受到了紅火過大年的氛圍,點了黃花魚、筆管魚、生蠔等平時愛吃的海鮮,家里長輩很喜歡。”除夕當天,山東青島市民陳女士在當地特色的海鮮餐廳給家人安排了一頓年夜飯。“一大家子人一起出來吃飯,就是圖個熱鬧。”陳女士說。
今年春節,餐飲消費活力十足。年夜飯預訂火熱,老字號傳統美食、地方特色名菜成為餐飲消費熱點。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熱門餐廳年夜飯出現“一桌難求”“一廂難求”的盛況。
春節期間,一些消費者選擇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給新的一年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從除夕到初四,全國海底撈共計接待顧客約700萬人次。
牛肉火鍋、生腌、鹵鵝……這個春節假期,潮汕美食異常火爆。美團數據顯示,假期前三天,潮州異地餐飲團購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08%。
線下餐飲消費火熱,線上餐飲消費數據同樣飄紅。根據叮咚買菜數據,除夕前一天至大年初二,鮮活水產、肉類、水果禮盒等銷售量大增。
家電市場上,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疊加春節消費旺季,帶動家電產品熱銷。商務部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1470.4萬名消費者申請了1886.7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為積極承接“國補”新政,一些線下門店在春節期間掀起以舊換新熱潮。例如,蘇寧易購連續13年開啟“春節不打烊”服務,超萬家門店正常營業,在“國補廠補蘇寧補”等多重優惠疊加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高漲。
專家表示,今年春節假期,電影、演出、旅游、餐飲、家電等消費市場一派紅火,彰顯春節消費市場的旺盛活力,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本報北京2月4日電)
本報記者 楊召奎 蘇墨 時斕娜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