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最新播報

    “不吃早餐危害大”有科學依據嗎

    發布時間:2025年02月05日14:43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 張田勘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不少年輕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玩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不想起床,卻被注重養生的父母薅起來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危害真有父母想的那么大嗎?圍繞人們不吃早餐究竟有何危害的研究一直未間斷過,最新的進展是中國研究人員發表在《細胞》期刊上的結論:不吃早餐有違生命機理,容易誘發疾病。那么,不吃早餐的致病機理究竟有何科學依據?

    研究揭示營養吸收的奧秘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王迪團隊、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劉琬璐團隊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劉佳團隊去年在《細胞》期刊上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人們不吃早餐的生活方式會改變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方式,從而增加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還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應對感染的能力減弱。

    雖然此前也有國外研究通過代謝機理來揭示不吃早餐的危害,但中國的這項研究設計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方式,即觀察小鼠小腸獨特的“雙向”營養供給環境對代謝、供能和身體機能的影響。

    “雙向”的一方是觀察從腸道內吸收營養和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稱為腸腔面)。小鼠與人一樣,食物消化和供能的簡單路徑是由口腔到食道、胃、小腸和大腸。而小腸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在腸道微生物和多種消化酶分解消化食物后,小腸腸壁天鵝絨般的絨毛就像緊密的地毯,可以吸收所有可用的食糜和營養素,包括葡萄糖分子(從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氨基酸(從蛋白質分解而來)和游離脂肪酸(從脂肪分解而來),以及多種維生素、纖維素、微量元素等。這些營養由絨毛吸收并輸送到血液中,供給機體能量。

    “雙向”的另一方是觀察血管向小腸提供來自系統循環的營養代謝物(稱為血供面)。如果小鼠不進食,血液會向小腸提供來自血液循環的營養代謝物,以維持小腸的功能。

    中國研究人員把早餐定為上午10點之前吃飯。他們把小鼠分為幾組,通過自動化遠程控制的飼養裝置提供不同的飼喂模式。一部分小鼠在睡醒之后沒有立刻進食,且保持空腹的時間與不吃早餐的人類似。之后,研究人員采用體內示蹤技術觀察熒光標記的營養素,繪制出一份小腸“雙向”營養供給環境的高分辨率綜合圖譜,從而觀察飲食、腸道微生物和循環代謝物是如何分別影響小鼠食物代謝和腸道生理狀況的。

    結果顯示,小鼠不吃早餐導致了兩個問題:一是誘發多種疾病,如心血管??;二是免疫力降低。

    研究人員發現,不吃早餐的小鼠從腸腔面吸收脂質的能力在重新進食時顯著上升。簡單來講,經常不吃早餐的小鼠在之后進食時,其小腸上皮細胞對脂質特別“貪婪”,會大量吸收脂質,大量脂質進入血液后,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而不吃午餐或晚餐的對照組小鼠,沒有出現脂質過度吸收的問題。

    不吃早餐對免疫力的影響則體現在不同空間位置、不同類型的小腸細胞對不同營養素各有偏好上。比如,小腸內分泌黏液的杯狀細胞特別愛“吃”來自腸腔面的一種被稱為谷氨酰胺的氨基酸,這會產生一種嚴重后果——當食物中缺少谷氨酰胺時,饑餓的杯狀細胞會減少黏液生產,使腸道黏液形成的免疫屏障遭到破壞,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進入腸道更容易,最終引發腹瀉或痢疾等疾病。此外,長時間不吃早餐會使空腹時間過長,迫使血液向腸道供給營養,這樣一來,腸道中的真菌代謝物會顯著增加,破壞腸道的屏障功能,進而誘發一些疾病。

    規律早餐“喚醒”健康時鐘基因

    從研究結果來看,不吃早餐是一個關于機體攝取和釋放能量(供能)的代謝問題,但其實這件事涉及人類在演化中形成的生物節律。

    也就是說,從人類的演化進程可以看出飲食背后的生物節律問題。現代人基本都是一日三餐甚至四餐(下午茶或宵夜),而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沒有一日三餐的概念,當時只能飽一頓饑一頓;到了農耕時代,糧食生產技術逐漸成熟,《周禮·膳夫》中記載,只有“列鼎而食”的貴族能一日三餐,其他人都是一日兩餐;到了明代,才有了固定的三餐制。

    按時一日三餐達成共識,是在1884年全球統一實行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后實現的,早上8點左右、中午12點左右、下午6點左右是一日三餐的標準時間。另外,還有一個更普遍的基本生物節律,即遵循白天“工作”、夜晚“睡眠”的飲食模式——白天可以多餐,夜晚則不進食(持續8至10小時)。所以,人們一覺醒來是空腹狀態,這時吃不吃早餐就容易凸顯對身體的影響。

    過去的研究表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大多與不吃早餐等不規律的飲食習慣相關,但是人們一直沒有把有規律的進食時間與人體內部生物鐘聯系起來。直到2017年,3名美國科學家因在生物鐘機理方面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人們才明白生物鐘調節著人的多種行為,包括激素水平、睡眠、體溫和新陳代謝等。如果外部環境與內部生物鐘不吻合,人就會感到不舒服,吃飯也是如此。

    除了大腦有生物鐘之外,人的脂肪組織、骨骼肌、肝臟以及β細胞等外周組織中同樣隱藏著類似的生物鐘,飲食時間和習慣也受其影響。

    2017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早餐對飲食生物鐘的基因表達有影響,該基因負責調節餐后血糖和胰島素反應,可以通過代謝影響人體機能。研究人員對18位健康志愿者和18位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志愿者在第一天的測試時間既吃早餐也吃午餐,在第二天的測試時間只吃午餐。在此期間,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血液進行檢測,觀察其餐后生物時鐘基因的表達情況,以及血漿葡萄糖、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和二肽基肽酶Ⅳ(DPP-Ⅳ)血漿活性。

    結果顯示,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吃早餐明顯改善了與體重減輕相關的時鐘基因表達,并且與午餐后改善的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相關。反之,在只吃午餐的測試日,與體重減輕相關的生物時鐘基因被抑制,導致志愿者在當天的其他時間血糖飆升,而且胰島素響應較差。這提示,如果長期不吃早餐,即使在一天內的其他時間沒有暴飲暴食,也會導致體重增加。

    時鐘基因不僅僅調節糖代謝的晝夜變化,還調節人的體重、血壓、內皮細胞功能和動脈粥樣硬化。規律吃早餐能夠觸發適當的時鐘基因周期性表達,促進餐后胰島素分泌,從而改善血糖控制。從時間上看,如果在早上9點半之前吃早飯,能改善身體的整體新陳代謝,有助于降低體重,并延緩與2型糖尿病和其他衰老疾病有關的并發癥。

    不吃早餐升高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目前科學界比較普遍的認知是,不吃早餐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一些不良影響。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會使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升高2.5倍。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堆積在血管內的脂肪和鈣質變成斑塊后導致的血管變硬、狹窄狀態,可能引起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病癥。研究人員以無心血管疾病史的4052位40歲至54歲西班牙人為對象,進行了無癥狀動脈粥樣硬化研究。受試者參與冠狀動脈鈣化積分、血管超聲檢查及生活習慣調查,并按照不同的早餐模式分成3組:無早餐組(占3%,晨間攝入熱量比例不及全天的5%);低熱量早餐組(占70%,晨間攝入熱量比例在全天的5%以上);高熱量早餐組(占27%,晨間攝入的熱量比例超過全天的20%)。

    結果表明,這3組人患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未造成任何癥狀的早期血管斑塊堆積)的概率存在差異。近75%不吃早餐的人表現出斑塊堆積,而這一問題在吃豐盛早餐的人中占比為57%、在吃清淡早餐的人中比例為64%。對此,研究人員的解釋是,不吃早餐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大風險因素,主要原因是經過一夜的睡眠后,人體血液黏稠度較高、血流速度較慢,如果沒有早餐提供能量來源,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便會持續沉積在血管內壁上,加速血管硬化。

    不吃早餐還可能導致腦出血的風險增加。日本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對日本約8.3萬名45歲至74歲的居民進行了約13年的跟蹤調查。其間,有1051人出現腦出血,3772人患上腦卒中,870人患上心肌梗死等心臟病。分析發現,每周吃早餐少于兩次的人與每天都吃早餐的人相比,發展為腦出血的概率要高出36%,而且吃早餐次數越少、危險性越高。研究人員稱,腦出血最重要的風險因子是高血壓,如果不吃早餐,空腹導致的應激反應會使早上的血壓上升,表現為不吃早餐的人患腦出血的風險升高。

    不吃早餐為何影響健康,還有許多通俗的解釋。比如,不吃早餐出現低血糖時,機體會動用儲存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供能,造成肌肉和肝臟的額外負擔,表現為四肢無力、疲倦、暈厥甚至損害大腦和心臟;經常不吃早餐易令大腦產生強烈進食欲望,從而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午餐或晚餐攝入熱量增加,血脂、血糖等指標升高,血管硬化也因此出現;不吃早餐還容易患消化道疾病,如膽結石患者約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的人。

    “不吃早餐會變胖”仍有爭議

    此前,國內外都有研究結果指出,經常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具有更大的肥胖風險。比如,中國研究人員發表在《中國循環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經常不吃早餐的人要比經常吃早餐的人,增加48%的超重或肥胖風險,以及31%的“肚子”肥胖風險;美國心臟協會發表在《循環》期刊的一篇綜述文章也提出,在年輕人中,經常不吃早餐(每周吃早餐少于4次)的人要比每天吃早餐的人更容易發生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然而,在科學研究的領域總會存在不同的聲音。有一些研究持相反結論,對不吃早餐予以肯定,至少認為沒有那么大的危害,也不會造成肥胖。

    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2019年在《英國醫學雜志》發表文章,公開質疑“不吃早飯容易引發肥胖”的結論,他們認為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會攝入更多卡路里,體重也略重。研究人員分析了之前發表的13項研究結果,這些研究最短的持續了24小時,最長的持續了16周,參與者被隨機分配為吃早餐和不吃早餐兩組。對這些研究綜合分析后發現,吃早餐的人平均每天比不吃早餐的人多消耗260卡路里的熱量,與后者相比,前者的體重在研究結束時(平均7周)增加了0.44千克。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不吃早餐會變胖”沒有堅實的科學根據,吃與不吃的代謝率也沒有顯著差異。

    對此結論,也有同行指出,吃早餐的人和不吃早餐的人在體重上只有些許差別,說明不了任何問題,而且這些研究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進行的,不值得建議或反對不吃早餐。

    無論如何,現代生物醫學是循證科學,科學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吃早餐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影響。就目前的大量研究成果來看,包括中國研究人員新近發表的研究在內,都在循證上面給出了更多證據來支持“吃早餐利大于弊”。另外,隨著近年來時間營養學(主要研究食物攝取時間、飲食模式、進食頻率等因素如何影響身體的代謝、能量平衡和健康狀況)的興起,比較公認的結論是,早飯吃得多比晚飯吃得多更有利于健康,而且晚飯吃得早(不晚于21點)能較大程度地減少肥胖和患多種癌癥的風險。

    【責任編輯:王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