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哈爾濱2月10日電 題:楊文龍首奪亞冬會金牌:擺脫愧疚,沖向米蘭
中新社記者 岳川
首次在綜合性運動會中拿到金牌,對于多數運動員而言,這是值得歡呼雀躍的里程碑時刻。但在楊文龍心中,這份來之不易的喜悅背后,夾雜著愧疚與不甘。
在10日進行的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決賽中,世界杯冠軍、中國選手楊文龍獲得金牌,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再添一金。
單板滑雪大跳臺具備很高觀賞性,同時也有很強不確定性。由于需選取兩輪不同方向動作的最高分數相加作為最終成績,而決賽又僅有三次滑行機會,因此對運動員而言,這是技術、策略與心理的綜合比拼。
但決賽中,楊文龍以高人一等的實力,讓比賽早早失去懸念。他前兩滑過后已取得明顯優勢,末輪又將成績提高到193.25分,最終以斷層領先奪冠。
“第一次在家門口參加綜合性運動會,金牌的意義很重”,這是令楊文龍開心的地方。而愧疚之處在于,他始終認為,金牌應該早兩天到來。
此番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大會上,楊文龍以運動員代表身份發言。作為世界杯冠軍,又是隊中經驗豐富的選手,他被外界寄予厚望。但在8日進行的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楊文龍三輪滑行出現多次失誤,最終無緣領獎臺。
其實當日楊文龍預賽狀態很好,93.25的分數放在決賽里可以奪冠。賽后,楊文龍沒有經過混采區,失落的他默默離開了賽場。亞冬會的首秀,與他期待中的場景相去甚遠。
這兩天楊文龍過得很不痛快。他把失利完全歸咎于自己,愧疚的感覺一直撕扯著他。“前天比賽里,我的表現缺乏穩定。團隊一直在安慰我,讓我不再去想已經過去的事,而是專注于今天的比賽。”
金牌的結果,終于讓這位單板老將釋然了些。“老將”,這是楊文龍對自己的形容。單板賽場上其實不乏年逾三旬的選手,而1999年出生的他還不滿26歲,“老”更多體現在經歷上。
出生于江西的楊文龍練習武術出身。14歲那年,他在機緣巧合下被前來選材的遼寧省隊教練相中,南方孩子由此與雪結緣。中國單板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國家集訓隊于2016年成立,楊文龍是隊伍首批成員。
這一晃,已接近十年。相比于單板滑雪中不斷涌現的實力新星,楊文龍算得上大器晚成。無緣北京冬奧會后一度考慮退役的他,終于在米蘭周期迎來了高光時刻。
去年12月,楊文龍在單板滑雪大跳臺世界杯北京站比賽中獲得季軍,實現生涯突破。今年初奧地利克雷施貝格站,他斬獲個人首個世界杯冠軍頭銜,生涯再上一個臺階。
如今,以一枚金牌結束亞冬會征程后,楊文龍將馬不停蹄轉戰海外世界杯賽場,繼續積累冬奧積分。“如果想在明年冬奧會上有個好成績,那動作難度就一定要繼續提高,我現在的動作儲備是不夠的。”
“高難度”其實一直是楊文龍的標簽。2021年末,他成功拿下“內轉空翻1980度”,成為世界首位完整呈現這一超高難度動作的單板滑雪運動員。沒能在北京冬奧會上施展的遺憾,是他加倍努力沖向米蘭的動力。
走下亞冬會賽場,楊文龍與收獲獎牌的其他隊友一同展示了五星紅旗。慶祝過后,他們把國旗整整齊齊疊好收起。這樣的經歷,楊文龍想把它帶到米蘭冬奧會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