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的北京,寒風凜冽,萬物蕭瑟,臘梅卻已悄然綻放,為寒冷的季節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北京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擁有眾多適合觀賞臘梅的園林和公園,今天就推薦幾處經典的賞梅地點。
先到頤和園,這座承載著皇家輝煌的園林,處處透著古韻。臘梅主要分布在樂壽堂、長廊和十七孔橋周邊。樂壽堂前的臘梅樹齡悠長,它的花朵碩大,花瓣層層舒展,花蕊金黃,紋理很是細膩。每至花期,金黃花朵與紅墻綠瓦相互映襯,古典氣息撲面而來。據說,當年慈禧太后就十分喜愛臘梅,冬日閑暇時,常帶著宮女太監在樂壽堂前賞梅,還會命人折下幾枝,插入花瓶,擺在殿內。
北京植物園的臘梅園,堪稱臘梅品種的大觀園。這里匯聚了素心臘梅、狗牙臘梅等眾多品種。其中,素心臘梅的花瓣潔白無瑕,花蕊呈淡淡的鵝黃色,香氣清幽綿長;狗牙臘梅則花瓣細長,尖部微微彎曲,花香濃郁,還帶著一絲淡淡的藥香。北宋詩人王十朋就曾為素心臘梅作詩: “日烘古蜜蠟痕融,花底清寒十萬重。不與群葩競春色,只將孤艷殿春風。” 將素心臘梅不與百花爭春、遺世獨立的姿態描寫得淋漓盡致。每到冬天臘梅展時,不同品種的臘梅爭奇斗艷,滿樹金黃,總是引得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觀賞。
大家都知道香山公園是秋天賞紅葉的好時節,其實冬天的臘梅也不容錯過。香山寺和碧云寺附近的臘梅樹齡長,樹形蜿蜒曲折,姿態古樸蒼勁。花朵小巧玲瓏,香氣馥郁醇厚。傳說曹雪芹曾在香山附近居住,冬日里,也常漫步山間欣賞臘梅。這些傲雪綻放的花朵,可曾也為他創作《紅樓夢》提供了靈感?
北海公園的臘梅在瓊華島和五龍亭附近。五龍亭前的臘梅開花時,花朵密集,色澤金黃艷麗,花瓣圓潤飽滿,與碧瓦朱欄的亭臺樓閣相互映襯,如同一幅天然古畫。據傳,北海的臘梅是清乾隆年間許州(今河南許昌)知州甄汝舟所進奉的。其中兩株紅心臘梅被植于永安寺內的靜憩軒。每至初春臘梅綻放時,乾隆便會到此賞梅。
中山公園的臘梅集中在社稷壇和中山堂附近。這兒的臘梅樹齡長,花開時花團錦簇,頗為壯觀。社稷壇前,臘梅與古柏相依,想象古代帝王在社稷壇舉行祭祀儀式時,周邊的臘梅也曾靜靜綻放,這些臘梅樹見證了多少歷史的興衰變遷啊。
景山公園的臘梅在萬春亭和觀德殿附近。站在萬春亭前,臘梅與遠處的故宮相互輝映。這里的臘梅樹形優美,花朵疏密有致,花色金黃中略帶紅暈,在古建筑的襯托下,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不失靈動之美。
紫竹院公園的臘梅在筠石苑附近。這兒的臘梅品種豐富,香味濃郁。與假山、竹林相互映襯,營造出清幽寧靜的氛圍。其花朵顏色多樣,花瓣質地柔軟,微風中輕輕搖曳,楚楚動人。
玉淵潭公園的臘梅在櫻花園和玉淵潭湖邊。臘梅品種多樣,有素心、磬口、虎蹄、狗牙等。櫻花園里,臘梅與櫻花樹相間種植,形成獨特景觀。其中,磬口臘梅的花瓣較圓,花色深黃,花心紫色,香氣濃烈,盛開時如小巧金鐘掛在枝頭。觀賞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到3月中旬。
除了這些知名景點,北京還有一些小眾賞梅好去處。像明城墻遺址公園,古老的城墻斑駁滄桑,墻邊的臘梅花朵雖小,卻開得熱烈。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沿著土城走,說不定就能碰到幾株臘梅。這兒的臘梅花朵小巧精致,花香清幽淡雅,人少安靜,臘梅靜靜地綻放,散發出的香氣讓人感覺格外寧靜。鷲峰國家森林公園,山林里的臘梅星星點點散布著,與周圍的樹木、山石構成自然和諧的畫面。這里的臘梅多為野生品種,花朵質樸天然,帶著山野間的靈氣,香味清新自然。
賞臘梅,不只是欣賞花朵的嬌艷,更是一種心靈的享受。臘梅的香味淡雅,站在臘梅樹下,深吸一口氣,心中的煩惱便煙消云散。臘梅的花期挺長,從12月能開到第二年2月,是冬天里難得的美景。要是想去賞梅,也有一些要注意的。最好選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這個時間段,這時候太陽足,臘梅的香味最濃。要是喜歡拍照,臘梅是黃色的,花瓣透亮,拍照的時候選逆光或者側光,能把臘梅拍得更漂亮。
北京的這些賞梅地,不管是有名的大公園,還是小眾的小角落,都各有各的美。在這個冬天,找個時間,去看看臘梅,聞聞花香,感受古人賞梅的雅趣,給自己的生活添點不一樣的色彩吧。
文/本報記者 王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