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溶洞,走出歲月,走出金華
且看金華山“三變”
陸欣
“四山俱遠,丹楓疏密,斗錦裁霞,映疊尤異。”1636年,大探險家徐霞客到訪金華山,由衷地發出贊嘆。300多年后,葉圣陶先生也曾以生花妙筆寫下《記金華的雙龍洞》,將這里的獨特風貌印刻在人們的心中。
歲月悠悠,金華山仿若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靜靜鑲嵌于浙中大地之上,吸引著五湖四海的旅人紛至沓來,探尋它的神秘與美麗。
2024年12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公告,確定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金華時隔14年創成的又一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從2015年踏上5A旅游景區的創建征程,直至“5A”圓夢,金華山宛如一位堅毅的行者,在歲月磨礪中實現了華麗轉身,成功演繹了令人矚目的“蝶變”華章。
一變:
從“溶洞時代”到“全山時代”
雙龍風景旅游區,歷史悠久、聲名遠揚。然歲月流轉,傳統山岳型景區在時代浪潮中漸遇發展的瓶頸,諸如景點單一、受眾局限、創新不足等難題紛至沓來。
“過去,外地人僅知金華有個雙龍洞,對金華山了解甚少。不少本地人也只知金華山上有個雙龍洞。”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感慨道:“景區若要長遠發展,變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圍繞“高水平打造中華文化名山,高品質建設國際性休閑旅游目的地,助力金華高質量發展”的總目標,近年來,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持續發力,在理念上“大刀闊斧”,在行動上“微改精提”,先后完成5A創建提升項目139個,總投資32億元,形成“一谷兩湖六洞十景”的旅游新格局,推動雙龍景區從“溶洞時代”邁入“全山時代”。
去年“七夕”,景區內的桃源洞游人如織,熱鬧非凡。設計團隊獨具慧眼,依循溶洞天然的脈絡與姿態,精心策劃,將浪漫愛情主題與自然景致精妙契合。憑借美輪美奐的燈光設計和奇幻炫酷的裸眼3D技術,匠心打造出“云夢仙橋”“花洲仙船”“星月對話”等一系列如夢似幻的景觀亮點,讓溶洞的每一寸空間都洋溢著濃郁的浪漫情韻與詩意氛圍。
老景點煥發新活力,山上的新元素、新業態、新玩法更是層出不窮,有力推動了雙龍景區從走馬觀花的“一日游”向深度體驗的“多日游”轉型升級。
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森林露營基地,引入了擁有百年傳承的丹麥戶外知名品牌“大白熊”,全新推出網陣攀林等一系列驚險刺激的戶外運動項目,吸引年輕人紛至沓來,挑戰溜滑索、跨越障礙、勇過獨木橋等項目,盡情釋放青春活力,大呼過癮。
為了給游客更好的游玩體驗,管委會重磅推出了“分批叫號”智能排隊系統。將原本漫長煎熬的4小時排隊時長銳減至30分鐘。“我們把游客等待的時間變成了游玩的時間,讓游客既一路看到好風景,又全程擁有好心情。”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二變:
從“古老的山”到“少年的山”
進入“全山時代”的金華山,不僅好玩了起來,更是年輕了起來。近年來,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管委會通過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方式,從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吸引了一批青年主理人上山,打造了一批網紅景點。
“金華山就應該成為年輕人的聚集地。”旅游區內“墅下·天空之鏡”的主理人劉丹青,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2023年在管委會的招引下,他從杭州回到家鄉創業。
經過一年的精心雕琢與不懈努力,劉丹青在雙龍風景旅游區內海拔818米的蓮花觀景臺,打造出一面巨型的天空之鏡,澄澈的鏡面倒映著天空與山水,如夢如幻。此外,劉丹青還推出了一系列以云朵概念為靈感的咖啡飲品及創意產品,詩意與美味在此完美融合,吸引著各個年齡段的游客紛至沓來。高峰時段,到“天空之鏡”打卡的車輛排隊長達近2公里。
來自杭州的蘇立豪,亦是被這股新興魅力所吸引的年輕人之一。他帶領團隊把旅游區內的一個廢棄礦坑,打造成了集藝術美學空間、輕奢露營住宿綜合體以及文創咖啡茶飲于一體,充滿藝術氛圍的網紅景點“達那也·小冰島”。新開放的25米國際標準化國家潛水基地,更為潛水愛好者開辟了一片探索水下奧秘的新天地。開業不足一年,這里就已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全網流量超13億,并入選第六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意案例。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揣夢想與熱情匯聚于此。2024年,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管委會提出,要在三年內培育引進百名創新人才、百個旅游業態和百家運營團隊,讓金華山成為“少年的山”。
近兩年來,管委會先后引進喜樂創意、露營之家、藍石潛水、無名營造社等28個優秀主理人(運營團隊),為金華山轉型發展帶來年輕新氣象。
如今,達那也·小冰島、墅下·天空之鏡、大白熊森林露營基地、520月牙湖等16個全新業態場景在金華山驚艷亮相。它們或隱匿于蔥蘢山林之間,或依傍于潺潺溪流之畔,各具特色、各顯魅力,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了整個金華山的旅游資源版圖,使其當之無愧地成為年輕人心之所向、情之所系的新興旅游勝地。
三變:從“金華的山”
到“世界的山”
如今,這座蘊藏無限潛力的“少年之山”,又恰似一位逐夢者,鼓足干勁朝著“國際性休閑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奮勇前行,繼續書寫著創成5A后半篇文章。
一直以來,金華山都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和積極主動的姿態,深度融入國際交流的時代浪潮。這其中,黃大仙文化的傳承推廣,是推動金華山走向世界的重要紐帶。從金華山黃大仙文化節的盛大舉辦,到千盆佛手進香江活動的溫馨傳遞,一系列豐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宛如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向全世界生動地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不僅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更為其文旅產業的全方位、深層次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一位來自香港的游客說:“原來只知道香港的黃大仙,卻不知道黃大仙的祖庭在金華山,來了之后,真正感受到了黃大仙文化的根脈。”
鹿女湖畔的國際音樂節用音符編織著文化的紐帶,百公里越野挑戰賽和高山湖泊皮劃艇槳板公開賽激發著人們挑戰極限的熱情,馬拉松比賽則能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的魅力,百國青年文旅推介官走進金華山等國際化交流活動精心講好金華山故事,拉近了這座古老的山與世界的距離。這些年來,各類活動、賽事交相輝映,共同勾勒出金華山活力四射的文旅新畫卷,其中“金華山·中國國際露營大會”無疑是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場盛會匯聚了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2個省(市)的嘉賓代表。金華山也借此契機,一舉斬獲中國國際露營大會永久會址這一殊榮,正式步入國際文旅交流的前沿陣地,其國際影響力與知名度如春筍拔節,節節攀升。
去年11月,2024中國金華山自行車爬坡賽又在這激情開賽。近600名自行車運動員從世界各地奔赴金華雙龍風景旅游區,在山巒間展開速度與激情的較量。
作為一項國家級賽事,它憑借獨特的賽道風光和激烈的競技氛圍,吸引了全球目光,成為金華山遞向世界的又一張耀眼名片。
數據是金華山蓬勃發展的有力證明。截至2024年,雙龍風景旅游區游客接待量高達630.48萬人次,同比增長21.45%,其中境外游客增幅更是達到127.3%。浙江金華山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營收達8430萬元,同比增長48.13%,非門票收入占總營收比例提升至42.41%。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初七,景區更是火力全開,接待游客人數近32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24年增長70%以上。各項指標均刷新歷史紀錄,奏響了金華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樂章,向著千萬級核心大景區的目標昂首前行,未來可期。(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