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汪帆)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筆者3月11日獲悉,近年來,羅田縣九資河鎮從“小”處著手,通過實施小宣講、小服務、小榮譽、小積分“四小工程”,以小見大,促進鄉風文明大提升,為鄉村治理賦予新元素。
小宣講凝聚大智慧
九資河鎮聯合各單位、村(社區)、社會組織等多重力量,吸納愿講、能講、會講的黨員群眾,打造五老宣講團、紅色宣講團、文藝宣講團等特色宣講隊伍,依托羅田縣“移動講堂”宣講品牌,通過“實”的內容、“活”的方式、“鮮”的語言,讓惠民政策、法律法規等內容“長”在田間地頭,留在群眾心里。
大地坳社區結合“我們的節日”“黨的聲音進萬家”等主題活動,編排湖北小曲等特色節目,以“宣講+文藝”的形式,向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村民從旁觀者轉化為美麗鄉村的建設者,通過“小宣講”凝聚村民智慧,促進鄉村“大發展”。
小服務傳遞大溫暖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九資河鎮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發揮文明實踐志愿隊伍力量,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為居民群眾提供優質暖心服務。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群眾需求,設計志愿服務項目,切實解決居民群眾實際需求。
羅家畈村整合村級資源,建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集合四點半學校、村民食堂、農貿集市、老年人活動中心、物流服務點等五項公共服務功能,同時疊加若干服務,讓村民不出村便可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大部分難題。截至目前已開展愛心幫扶、矛盾糾紛化解、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160余次,服務2000余人次,以實際行動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小榮譽彰顯大文明
九資河鎮堅持將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各村(社區)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媳”“最美庭院”等評選,樹立先進典型,對積極參與村級建設、團結鄰里、友愛互助、主動踐行移風易俗等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獎勵。
“最美庭院”獲獎家庭代表彭艷林表示,裝扮漂亮自家庭院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還可以為美麗鄉村建設舔磚加瓦,今后會帶動更多鄰里鄉親參與進來。
小積分內生大價值
九資河鎮通過建立文明積分兌換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積分兌換模式,正向激勵村民改變陋習、弘揚新風,形成“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轉習慣,以習慣促新風”的基層治理新氣象。
圣人堂村打造“積分超市”,將特色農產品、生活用品、學習用具等作為兌換商品,把紅白喜事簡辦,孝親敬老、日行好事、志愿服務等納入積分考核,建立積分臺賬,對村民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參與鄉村事務進行量化評比。讓基層治理實現從原來的干部“唱獨角戲”向群眾“參與治理”轉變,治理“實效”不斷增強。2023年圣人堂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