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明助
記者27日獲悉,去年咸寧市GDP增速預計達8.5%,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與此對應,去年我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77.7%,創下 “十二五”以來新高。
數據顯示,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增幅與經濟發展同步,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9%和20%,大幅跑贏全市GDP增速。
就業是民生之基,多措并舉保持就業穩定增長。去年,我市推出“我選湖北、志在咸寧”活動,為大學生、進城務工人員、下崗職工等提供公租房、廉租房,延續購房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他們安心扎根咸寧,多措并舉保持就業穩定增長。
去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4.91萬人,就業人數比上年持續擴大。市勞動就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市發放創業貸款1620筆、共計1.8億元,帶動就業1.9萬人。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市去年投入1.88億就業專項資金,落實包括培訓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補貼、企業穩崗補貼等政策,穩定就業,惠及5.8萬人。
醫保實現全覆蓋,市民就醫更加方便。2017年,我市通過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平臺,與省外全部定點機構實現聯網結算對接,市民外地就醫報銷再也不用“兩頭跑”了。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居民市外就醫1915人次,醫療費4281萬元,報銷待遇全部落實。
去年,我市為貧困群眾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1.7億元,報銷(補助)醫療費用4.78億元。職工、城鄉居民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4.51%、62.01%。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介紹:“通過多年努力,全市醫保實現了城鄉人口全覆蓋,跨地區全覆蓋。”
讓貧困孩子上得起上得好學,阻斷貧困代際渠道。去年,全市投入教育專項扶貧資金3.2億元,資助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貧困家庭學生共計14.54萬人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子女實施“9+3”免費教育,不僅免除學費,還補助生活費。
貧困學子不僅有書讀,受教育水平還逐步向城區看齊。全市有726所中小學,其中教學點219個。
我市去年累計投入2億元,初步完成咸寧市教育公共云服務平臺基礎工程, 89所結對幫扶的學校、教學點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教研(簡稱“聯校網教”),679所學校應用數字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占全市學校比重93%。去年4月,崇陽“聯校網教”模式作為全省唯一項目推薦到教育部,參評聯合國“哈馬德國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