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多家媒體報道,湖北咸寧高中近日對學生發型作出統一規定,要求男生無鬢角、無染發、短劉海;女生發不搭肩、短劉海。該規定一經公布,立即引來輿論熱議。
為何要作出如此規定?校方下發的通知稱,要求學生統一剪短發是為了“讓學生將心思用在學習上,避免滋生攀比等不良風氣,端正學風校風,體現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乍一看,這說法貌似很有道理:心無旁騖,才能專心學習。但稍加思考,就不難發現,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發型有著直接聯系。
既然如此,校方為何還要執意推行這一頗具爭議的規定?該校學工處楊姓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學校在做過調查后發現,女生長發洗過后,需要用吹風機,存在安全隱患。這就讓人不免疑惑:強令學生剪短發究竟是為他們考慮,還是怕管理麻煩?為了避免事故,就要快刀斬亂麻,一禁了事?
殊不知,這種粗放的管理方式已經侵犯了學生的權益。由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二條明確要求:“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顯然,校方要求學生“發不搭肩”的規定已經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產生了沖突,缺乏依據。
值得玩味的是,這種“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時常見諸報端。在山東濱州學院,曾有學生因為擁抱了戀人而被要求登記姓名。據媒體報道,這是因為濱州學院成立了大學生自律委員會,專門“管理”學校內學生的不文明行為。廣西某職業學院也曾有相似的規定——談戀愛會扣“操行分”,每次10分。或許在這些學校的管理者看來,學生永遠是不成熟的個體,永遠沒辦法正確地管理自己。
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越來越多元化,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尊重個人自由、尊重不同意見早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可是,某些學校的管理者顯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轉變觀念。
面對學生多種多樣的發型,更應該開發嶄新的管理模式,在確保校紀校風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3月18日下午,湖北咸寧高中的工作人員表示,此前下發的通知措辭有誤,目前已撤銷,“不會強制要求學生剪短發”。對于學校的管理者而言,比更改措辭更重要的是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要知道,人性化的關懷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原題為《要求女生發不搭肩 在思想上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