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6月9日訊(記者周鵬 通訊員柴倩 周凱峰)6月8日是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咸寧市在通城塘湖鎮元帥廣場舉行宣傳展示活動,共有61項文化和自然遺產參展,多位非遺繼承人進行了現場表演,但是中途巧遇暴雨,表演與展示臨時移到旁邊的古民居“跑馬樓”內進行,演出和觀眾熱情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好!”當日下午,跑馬樓外的飄潑暴雨蓋不住觀眾的叫好聲和掌聲。據介紹,這次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以“保護文化遺產,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主會場分為展覽區、表演區、手工技藝展示區和特產區。在非遺展演區,表演了《賽鑼賽亮》、《雙合蓮》、《栽禾鼓》等地方特色節目。現場部分傳承人現場展示手工技藝,市民還能免費品嘗粽子和咸寧地方特色美食。
由于突降暴雨,大家沒有驚慌,而是將非遺展演區臨時變更到旁邊的蘇維埃政府舊址(黃氏宗祠,又稱跑馬樓)里進行,舞臺在堂屋,觀眾則站在樓上樓下的走廊。“這樣更有感覺!”一名觀眾說,在這古民居里進行非遺演出,味道更足,又逢降雨,有一種特別的氛圍。
據介紹,這棟古民居為黃氏宗祠,是為了紀念黃袍山祖先北宋名人黃庭堅而建,總面積有800多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分為兩層,第二層走廊連通,為老式的跑馬木樓。在革命早期,這里是通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羅榮桓元帥的早期革命從這里起步。
現在,這里是羅榮恒紀念館(老館,新館在元帥廣場上),館門內上方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將領、上將鐘期光親題“緬懷先烈 激勵后人”八個大字。館內有羅榮桓漢白玉雕像、老式花雕床、紡車、起義時用的槍、刀等實物,還陳列了大量的文字、圖片資料,對通城縣人民的革命斗爭史和部分革命烈士代表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是通城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等。
據介紹,咸寧市共有古建筑、古代遺址、革命舊址等不可移動文物239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處,中國歷史文化各村1處,中國傳統村落11處,湖北省歷史文化名鎮1處,湖北省歷史文化名村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