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宋徐帆)7月11日,咸寧市中醫醫院一位特別的病人出院了——他就是在今年6月被燒傷入院的“商代饕餮紋青銅鼓”發現者、崇陽農民程正華。坐在創面修復科收拾得整整齊齊的病床上,老人難抑興奮之情:“我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鄉親,是咸寧市中醫醫院的高超醫術讓我痊愈的!”
程正華是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農民,1977年6月14日,他在洗手時,意外發現一件銅鼓,他將銅鼓主動上交給國家,此銅鼓被鑒定為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商代銅鼓之一 ,作為國寶級文物,曾入選“中華文物精品展展品”,被送往美、英、法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巡展。為表彰程正華發掘文物、主動將銅鼓上交的功績,當時的崇陽縣委和縣政府特意在程正華所在的村里召開了群眾大會,對程正華進行公開表彰和獎勵。今年6月3日,84歲的程正華帶了一把柴刀砍茅草,不慎從高處摔了下來,人昏迷了,煙頭把雜物引燃,他的右臉,右耳和肩部燒傷嚴重。家人發現老人被燒傷后,立即將其送往當地的鄉鎮醫院治療。
程正華的傷情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咸寧市中醫醫院外科醫師李波從媒體上看到程正華被燒傷的新聞報道后,第一時間和程正華家屬以及所在醫院的醫生聯系上。6月7日下午,李波帶著藥品,隨咸寧市中醫醫院的救護車趕到當地醫院,為老人辦理了轉院手續,將他接到咸寧市中醫醫院繼續治療。
剛接到咸寧市中醫醫院的時候,程正華老人的頭頂、面部、耳朵右側肩部都呈淺Ⅲ°燒傷, 整個皮層都沒有了,傷情很嚴重。“在鄉鎮醫院,醫生用中草藥給他敷治,創口已結痂 ,但極有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深度潰瘍,所以,我們當務之急是控制傷口的感染。”李波說。當天,來自北京的北京光明中醫燒傷創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燒傷創瘍科技中心醫療部主任金黨軍與市中醫院外科主任宋祖會等燒傷創瘍專家一起為老人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即先用西藥控制創面感染,再用中藥去腐生肌,最后進行植皮。創面再生樹信心,考慮到老人年齡太大,營養欠佳,創面難以愈合,李波一方面為老人補充體液,加強營養,一方面采用創面再生醫療技術(MEBO)進行清創。
創面再生醫療技術(MEBO)通過中醫整體觀念與辯證論治對病人全身調理以達到肌體的最佳狀態的同時,使用特殊中藥膏劑與再生醫療技術相結合,用再生、營養的方法 激活培養自身原位組織中的潛能再生細胞、并定向分化增殖、生理再生,實現損傷組織 、感染組織、衰老組織原位再生復原。
“這種清創的優點在于用蠶食療法清除壞死組織的同時,在潰瘍面外敷祛腐生肌膏,加快創面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正常肉芽組織生長。”李波說。燒傷創面換藥是一個精細的工程,每次換藥時,李波用無菌紗布小小翼翼拭凈創面分泌物及殘余藥物,盡量做到不出血、不疼痛、不損傷正常組織,然后及時清理液化物 和壞死組織、供藥。每換一次藥需要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李波忍著創面散發出的異樣膿臭味,持續彎腰專注工作,一個換藥下來頭昏腦脹,腰酸背痛。
燒傷帶來的身體疼痛和害怕給兒女添麻煩的心理讓老人變得煩躁不安,他濃重難懂的方言讓醫生和護士和他交流困難。李波嫻熟的技術和“我們一定會治好你”的信念讓老人消除了心理疑慮,從最開始的抗拒治療變成了積極配合。
創面達到了植皮的條件后,李波和創面修復外科的醫生團隊密切配合,為程正華實施了再生醫學新型自體微粒皮種植術。這種種植術將小塊“種植皮”剪成數百個皮膚“ 種子”像插秧一樣種植于創傷面,這些“種子”在創傷面“生根發芽”,一塊塊小小的皮膚點迅速延伸、擴展,進而相互聯結,在短時間內就會覆蓋整個創傷面,并與創傷面周圍的皮膚實現“無縫接軌”。
經過一個多月的MEBO再生治療和換藥,程正華整體情況一天天明顯好轉起來。頭面 、頸部、肩部創面愈合,大量皮島生長,各方面恢復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