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通訊員漆兵、王棲雅、丁小波)12月5日,崇陽縣青山鎮的青山現代鱘魚產業園一期一號車間,一塊塊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照射下熠熠生輝,一條條體型壯碩的鱘魚在水池里自由游弋。隨著光伏項目正式并網發電,一幅“光伏發電+鱘魚養殖”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徐徐打開。
據了解,11月中旬青山現代鱘魚產業園光伏項目正式并網發電,目前正在鋪設廠區公路。一期一號車間已接近完工,建設面積約60畝,共有198個魚池。
每個魚池旁邊都配套建有一個生物處理池,讓鱘魚在具備自凈能力的循環水系統中健康成長。園區已養殖700余噸鱘魚,包括大雜交鱘、歐洲鱘、西伯利亞鱘、俄羅斯鱘等6個品種,單條最重已達370公斤。
光伏發電項目是青山現代鱘魚產業園的一大亮點。“光伏項目建成后,可以滿足養殖車間、精深加工車間和凍庫的用電需求,目前僅用到了產電量的20%。”湖北青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光伏項目負責人張關昊說,架設在養殖車間屋頂的光伏板不僅能隔熱保溫,為鱘魚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還為園區后期用電做足了準備。
作為重點項目,在青山現代鱘魚產業園建設過程中,市縣供電部門主動上門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簡化報裝、并網流程,在勘探、施工、調試、驗收、并網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至少6個月才能完工的光伏項目,僅用了4個月時間。
光伏項目建好后,國網咸寧供電公司青山供電所“鄂電紅馬甲”對光伏項目的變壓器、匯流箱、光伏板等設備以及并網線路進行了全面巡視檢測,及時排查安全隱患,細心講解光伏發電中的常見故障處理辦法與注意事項。
后期,他們還將繼續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安排專人定期為光伏項目開展“體檢”,排查隱患,確保光伏發電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從11月底到春節前,我們將從全國各地再引起200噸鱘魚。”張關昊說,現在的天氣適宜鱘魚長途運輸,公司收魚組正在河北、山東、貴州、云南、四川、重慶等地引進魚苗,年前一號車間養殖量有望接近1000噸。
據了解,青山現代鱘魚產業園占地面積800畝,項目總投資20億元,計劃分三期完成,包括40萬平方米全封閉、全天候、全生態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5000平方米鱘魚精深加工車間和展示中心以及60兆瓦屋頂光伏發電站,養殖鱘魚1萬噸。
該產業園集鱘魚繁殖、育苗、成魚養殖、魚子醬生產和精深加工、銷售于一體,本著高起點、高標準打造行業標桿的理念,兼顧科研、教學、觀光旅游等,具有產業要素集中、設備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一、二、三產業融合等特點。
該項目建成之后,有望將崇陽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魚子醬、鱘魚制品的加工、銷售中心,能有效帶動青山庫區和周邊農民加快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農家樂等產業發展,帶領群眾致富增收,成為崇陽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張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