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凱)12月14日,在九宮山自然保護區的深處,陽光透過茂密枝葉灑在一臺臺紅外相機上。這些相機猶如生態衛士,默默守護著這片山林。
那么,它們究竟在九宮山生態保護工作中發揮著怎樣的關鍵作用呢?
“數據采集每周兩次,這是掌握野生動物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負責疫源疫病監測項目的負責人介紹。固定的拍攝頻次,為保護區科研人員提供了穩定且關鍵的野生動物數據來源,也為疫病防控提前預警,筑起一道安全防線。
隨著生態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九宮山的紅外相機數量已達163臺。面對眾多設備,如何保障其有效運行?西隅口管理站管護員劉炳生說:“全區相機站點分布廣泛,最遠的得走二三十里路去檢查設備。”
維護需日常巡檢與數據安保并重。常規性收集數據為一周一次,管護人員嚴格按照定期巡檢制度,依規定路線和時間在山林間穿梭,仔細檢查每臺相機,不放過任何影響設備運行的細節,確保數據采集不間斷。
同時,保護區構建了完善的數據安全體系,從存儲加密到安全傳輸通道,再到多版本備份機制,全方位防止數據丟失或泄露,保障科研及監測數據的完整性與保密性。劉炳生說:“數據安全意識也是至關重要。”
“專業培訓讓我從新手成長為相機操作能手。”資源保護科干部成康分享經歷說道。九宮山保護區深知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對相機效能的重要性,今年已多次開展培訓活動。培訓內容涵蓋相機原理、操作方法、日常維護及數據處理等,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近期,九宮山保護區又在進一步細化紅外相機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精細度,力求推動資源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資源保護科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優化細節,充分發揮紅外相機在生態保護中的重要作用,為保護區生態穩定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