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非遺水餃,創世界紀錄!”春和景明的姑蘇三月,蘇州高鐵新城喜福里廣場芯匯湖畔,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喂長輩第一口水餃”宣告誕生,這項中國孝道文化世界紀錄成為中國文化輸出新名片。
“我愛中國水餃!”在吉尼斯挑戰活動現場,來自烏克蘭的中國媳婦卡佳吃到了女兒親手喂上的第一口水餃,感動萬分。“以前看家里老人逗孩子‘第一口給誰吃’?還以為是老人餓了想先吃,現在才明白,這是中國人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吃到第一口的人一定是你最愛的那個人。”卡佳說。
本次吉尼斯紀錄挑戰活動創新性地采取線下+線上的形式,來自蘇州本地的260組家庭、520位市民參與現場挑戰,超過700人在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線上參與,10多位外國友人慕名而來。本次挑戰由中國水餃知名品牌喜家德發起,活動中的水餃均由民間傳統非遺技藝(喜家德獨創高氏傳統水餃技藝)包制而成。
“餃子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中華傳統美食,象征著熱烈、喜慶、團圓的中國文化。”喜家德運營負責人劉東雨介紹,“喂長輩第一口水餃”,讓孩子學習非遺水餃技藝,做中國文化的“小小傳承人”是喜家德一直以來的特色親子活動。僅2024年,喜家德在全國45座城市的商場、門店開辦活動超過1萬場,以家庭為單位,參與數量累計超過10萬組。
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家德高氏傳統水餃技藝)以長條形水餃為特色,用好食材、好工藝重新定義中國水餃的品質標準。在活動現場,喜家德產品負責人向市民展示了“一字型水餃”的獨特工藝:榮獲世界品質評鑒大會“國際蒙特獎”金獎的面粉,由全球嚴選的3種優質小麥面粉調配而成;獨創的9厘米“一字型”水餃造型“咬一口,剩一半,讓真材實料看得見。”
“我們堅持當日現拌、新鮮現做、拒絕預制,保證生產過程每個環節都看得見新鮮。”在活動現場,喜家德工作人員一邊說一邊演示非遺包餃子手法,大家一邊學一邊拿起手機記錄。
據悉,本次挑戰活動并非喜家德第一次與吉尼斯結緣。2015年,喜家德參與發起了“最大規模烹飪課,最多人包餃子”活動,共有6334人挑戰成功,創下“史上最多人包餃子”世界紀錄。十年后的再度挑戰,不僅是喜家德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孝道文化、非遺文化的堅持,也是喜家德想從水餃開始,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傳播到世界的初心。
多年來,喜家德傳承非遺文化,深耕傳統水餃工藝,以35座中央廚房和800余家直營門店的布局,構建起標準化生產、銷售、服務體系。將“媽媽的手工味道”轉化為可復制的品質承諾,保障食品安全與口味的精準傳達。在創新中,喜家德突破行業邊界,連續6年為達沃斯論壇提供晚宴,讓中國水餃登上國際舞臺,以美食為紐帶,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們要做有夢想、有堅持的民族餐飲品牌。”喜家德創始人高德福說,23年來,喜家德以“傳承百年,遍布世界”為愿景,詮釋了民營企業守正創新的擔當。
極目新聞記者 張理晶